你拿得出来吗?”
    虽是天冷,集市上的人不多,但二人争吵的声音不小,还是吸引了一群看热闹的人。
    有人点头附和李逸:“后生说得没错,这骡子看着确实有些老了,六千钱差不多了。”
    也有人觉得李逸过分:“人家卖东西,你这后生不买还挑刺,确实不太地道。”
    “我有!你卖不卖?”
    似乎是被周围的人激怒,李逸说着,像是赌气一般,从怀里猛地扯出六串铜钱,哗啦一声放在地上,每串铜钱都是一千文,串得整整齐齐,明眼人一看便知,分文不少。
    见这年轻人竟真的掏出了铜钱,看热闹的人齐刷刷看向中年男子,眼神里满是看热闹的意味。
    中年男子瞬间愣住了,脸上的鄙夷僵住。
    他原本以为,这后生只是随口抬杠,就算这骡子是头老骡子,只要好生照料,再干三五年活计不成问题,他最低也要卖七千钱才肯出手。
    这时,一个和中年男子相熟的村民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
    “六千钱是低了点,但你现在不卖,就得等明年了。这大冬天的谁愿意买头骡子回家闲着喂草料?这小子年轻气盛明显是气不过。你卖给她,我们给你作证他赖不了账。等他后悔了,你再压低价买回来,白赚几百钱,刚好够买些米粮过冬呀!”
    中年男子眼睛一亮,觉得这话有理。
    六千钱可不是个小数目,这后生看着就是一时冲动,等他冷静下来肯定会后悔。到时候他再用五千五百钱把骡子买回来,白赚五百钱,何乐而不为?
    “卖!你敢买,我就敢卖!”中年男子当即大喊一声,生怕李逸反悔。
    就这样,在几个看热闹村民的见证下,李逸和中年男子完成了交易,李逸牵着大骡子,中年男子拎着沉甸甸的铜钱,各自在心里打着算盘。
    中年男子看着李逸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中笃定这年轻人迟早会后悔。
    李逸同样在心中冷笑。这头骡子正常讨价还价,最少也要六千五百钱,还得磨破嘴皮说尽好话。
    如今他用激将法六千钱拿下,简直赚大了。
    这头骡子看着健壮,拉去县城转手就能赚一两千钱,当然想要碰上买家可能需要在集市蹲上几日,距离太远来回耗时在县城吃住又开销太大,这也是中年男子没有去县城卖骡子的原因。
    李逸当场给大骡子套上木板车,没想到这骡子竟格外听话也不认生,李逸喊了声号子,它就乖乖地拉着车,一步步向前走。
    看着李逸赶着骡车远去的背影,中年男子掂量着手中的铜钱,心里却莫名有些不畅快,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李逸先去粮铺买了七百斤粟米,满满当当装了两大袋都搬上了骡车。随后他赶着骡车,直奔陈掌柜的药铺。
    快到药铺门口时,刚好遇见送药回来的伙计小六,冻得满脸通红。
    “小六!”李逸喊了一声。
    小六听到声音抬头,看到李逸时,脸上满是诧异:“是你?”
    不过几日不见,当初那个看着穷苦的小农户,如今竟赶起了骡车,车上还装着好几大袋粮食,变化实在太大了。
    李逸笑着点头,将骡车停下好走进药铺。
    陈掌柜依旧是在药柜前整理药材,铺子里不见陈玉竹的身影。
    见到李逸陈掌柜放下手中的活计,笑着招呼:“你来了!快进来暖和暖和,外面天寒地冻的。”
    说罢,他走到后门口,对着里面喊道:“玉竹!玉竹!把钱匣拿过来!”
    李逸走到柜台前,笑着说道:“今日来集市买了头大骡子,想着以后拉货赶路都方便,顺便多囤些粮食过冬。”
    陈掌柜点点头,赞同道:“是该如此。这天气看着是要下大雪,到时候路不好走,多囤些粮食总是没错的。”
    “爹!”
    清脆的女声响起,陈玉竹掀开门帘走了进来,见到站在柜台前的李逸,她的美眸中瞬间闪过一丝光亮,脚步也放慢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