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没了。”
陈老根:“没有就没有了,我家也不能在农村搞建设,咱也不能占着地,给国家增添负担不是。”
院里各家听着陈老根家放弃农村的地,将户口挪入四九城,纷纷炸了锅。
要知道,人也没有前后眼,现在除了陈卫东,谁也不知道,五八年初,会出现户口条例,农村会开始实行挣工分。
贾家,贾张氏坐在炕上,纳着鞋底数着日子:“顶多还有半个月,夏粮就该送来了,陈老根一家子可真糊涂。
哼,我看就是出了个大学生,不知道怎么显摆好了,还想当城里人,切,一个臭拉黄包车的,昨晚又是下面条,又是炸酱面,怎么就不给咱家送一碗。
哼,等老陈家吃不上饭,别想找咱家接济!”
秦淮茹对婆婆的谩骂很无语:“妈,您别说了,今儿王主任可点名了,说咱家再这样下去,就是落后家庭。
不过,陈老根家家口多,地也多,要是留着,每年一口人三百六十两粮食,这要是挪户口。
每月还得花钱买粮食,要是票不够,买议价粮,更贵。”
东旭:“哎,陈叔糊涂啊,陈家老大五个半大小子,将来瞧着吧,非得将老陈家啃光了。”
后院,许富贵坐在桌子前,沉默半晌。
“孩子他爹,你想什么呢?”
“我在想,陈卫东家为什么将户口挪到四九城呢?完全没必要啊,家里人在四九城没有工作,用土地和口粮就为了换定量?我想不通。”
“那有什么?农村怎么也是农民,哪有城里人说起来好听?现在陈卫东是大学毕业,将来粮食不够,他还能不接济?”
许富贵皱眉,直觉告诉他没那么简单,但是他又想不到关键。
阎埠贵家。
杨瑞华:“你说,这大学生,脑子想的都是什么?
农村好好的地,好好的口粮,说不要就不要了?”
阎埠贵:“这就充分说明了,陈老根家还是底蕴太薄,享不了富贵。
正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意思是什么呢?超越自己“能力”的富贵,终究会“反噬”自己;“不择手段”得来的富贵,就算白送也不能要;别总是想着“一夜暴富”,这会
第46章 落户,进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