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9 慕尼黑会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西米亚人都打不过,那么面对自己的边境防线,他们还能够捅的动?

    时代终究是变了啊。

    在高卢人狂欢的同时,花旗则陷入了一个比较精神分裂的状态。

    面对已经燃起战火的旧大陆,花旗政府的想法是,让他们随便打,我们两头吃,照样赢麻。

    但是花旗军方与社会的看法却不是如此。

    嗷嗷叫着想要扩军的军方且不提,花旗社会上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基本上就是。

    乔牛逼,瓦格纳牛逼,必须支持瓦格纳啊!

    为了盟约,能够直接放弃布尼塔尼亚国籍,带着部队就去支援盟友,这是什么?这是现代圣骑士啊!

    尤其是,此时瓦格纳的花旗营中,出现了一个让花旗疯狂的战斗英雄约翰。

    虽然叫约翰的人很多,但是这个约翰可不是普通的约翰。

    花旗营的第二连奉命坚守一处隘口直到部队抵达,二连在隘口遭到了条顿人的猛烈进攻。

    除了条顿空军的骇人轰炸之外,还有两个武装卫队的装甲连与加强给这个装甲连的机械化步兵营的猛烈进攻。

    在条顿人的猛烈攻击下,花旗营的二连损失惨重,在开战一个小时之后就损失过半,几乎丧失了战斗能力。

    而就在这种糟糕的状况下,负责守卫机枪阵地的约翰在同一个排的战友们都阵亡之后,一个人操纵两挺机枪以及阵地上遗留的火箭筒,坚守阵地六个小时直到反击的装甲部队抵达。

    这种惊人的战绩,立刻就引起了乔与波西米亚的政府的关注。

    第二天,身上还裹着绷带的约翰,就在全世界的记者面前,由乔与波西米亚政府授予了他瓦格纳与波西米亚的最高勋章。

    同时作为私人奖励,乔还送了约翰一套位于天堂岛的公寓,三室一厅,北山靠海,打开窗就能够看到天堂岛上最大的海滩。

    虽然由于花旗营二连当时损失惨重,导致他们没有留下多少这场战斗的音像资料,但是这场盛大的授勋仪式,还是让花旗军方和社会都陷入了一种疯狂状态。

    当然这绝对和那套如果卖了之后,约翰这辈子都吃穿不愁的公寓无关,完全是因为约翰在那个隘口的血战证明了,花旗人不是一群只会放牛的家伙,拿枪打仗,这件事,我行!

    于是在新闻片播放之后,原本就因为《星球总督》而不再为征兵问题发愁的军队,现在又迎来了一波参军热潮。

    花旗的小青年们在看过新闻片后纷纷觉得,不行!这么炫酷的事情,怎么能够少我一个呢?

    于是有人选择去参加花旗军队,还有一些等不及的急性子,选择走进了瓦格纳在花旗的征兵处。

    与花旗和高卢相比,布尼塔尼亚现在的处境就比较尴尬了。

    本来,卖掉波西米亚是一个基于现实的残酷逻辑。

    有着旧大陆第一陆军的高卢正在复苏,所以布尼塔尼亚本能的想要开始执行大陆均衡政策。

    同时由于波西米亚深处内陆,就算是布尼塔尼亚想要支援,也十分难以将物资与人员送到波西米亚。

    当然波兰德不会拒绝布尼塔尼亚的要求,但是波兰德的中立,是维持大陆局势的重要基石,让波兰德表态退出现在的中立状态会立刻激化大陆局势。

    并且在打完了上次大战之后,已经打空了家底,现在还欠着一屁股的布尼塔尼亚实在是不想再来一次大战了。

    上次大战中,谁还没有一点亲戚朋友,去了旧大陆就再也没有回来。

    在大战结束后的那几年,布尼塔尼亚什么东西卖的最好?

    给那些残疾军人用来掩盖自己缺陷的假手,假腿,假眼睛。

    所以布尼塔尼亚中很多人都不想再打一仗,同时瓦格纳在莱茵兰的失败,也让不少人觉得,他们是挡不住条顿人的。

    既然挡不住,那不如用土地换时间,反正布尼塔尼亚富有四海,恢复起来肯定比条顿人快,再有个几十年的和平那事情就不好说了。

    然而乔起手一个放弃布尼塔尼亚国籍,反手一个苏台德血战,就让布尼塔尼亚现在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

    布尼塔尼亚的战争英雄,一代人的记忆,世界上最出名的布尼塔尼亚人直接放弃了布尼塔尼亚国籍,这让很多人觉得有些不知所措。

    而波西米亚在苏台德地区,顶住了条顿人的攻势。

    虽然条顿人的战线一直在向前推进,但是今天一个村子,明天一个定居点,后天还要反复拉锯一下的推进速度,就算是最嘴硬的人看了,也得承认波西米亚人确实顶住了条顿人的攻势。

    这下情况就彻底尴尬了,没有伦敦的支援,波西米亚与瓦格纳还是守住了苏台德,这是不是证明,伦敦从一开始就可有可无呢?

    于是毫无意外的,原本因为乔放弃布尼塔尼亚国籍,还有不服从伦敦外交政策,而饱受批评的布尼塔尼亚最棒党此时开始了全面的反击。

    在报纸与广播中公开批评伦敦的绥靖政策。

    虽然看起来事情出现了转机,但是亲自带着装甲集群在苏台德到处救火的乔现在实际上压力很大。

    由于国力上的压倒性差距,所以虽然现在看起来战线十分稳定,但是厚厚的伤亡报告,也让乔意识到这种战斗已经开始变得持续性的不可持续。

    虽然在战争正式爆发之后,波西米亚开始了第二轮动员,受到鼓舞的波西米亚人也开始大批拿起武器走上战场。

    让乔手里第一次有了百万大军。

    但是这百万大军中,有大量的部队是无法调动的要塞卫戍部队。

    剩下少数的机动部队,还要在战线上顶着伤亡到处救火。

    如果这些机动部队,被消耗完毕,那么距离防线彻底崩溃的时间就不远了。

    面对这种局面,除了波西米亚政府开始执行工业撤离计划之外,乔开始策划进行一次大规模反击。

    战火一直烧在波西米亚的土地上,这让条顿人感受不到压力。

    但是如果战火燃烧到条顿人的土地上呢?

    这次不再是伞兵快进快出,按照日耳曼尼亚方面的说法是搞蚊子般的袭击,而是带着大部队突入条顿境内占领条顿人的城市,比如位于边境的德累

139 慕尼黑会议-->>(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