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股市中自然就充满了泡沫,而到了今天,当股市中已经全是泡沫,再没有一滴水的时候。
该来的一切也就都来了。
随着时间来到十点二十五分,一直被天量资金顶着的叹息之壁终于支撑不住,开始落下。
一场灾难在持续了数年的繁荣与欢愉之后,如同一个无情的死神般开始了收割。
随着一个爆仓,击穿了另一个爆仓,股市中的泡沫就像是被大火点燃的弹药库一般炸裂开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股票被强制卖出,整个市场被连锁引爆。
半个多小时后,随着时间来到十一点。
交易所大厅已经陷入疯狂,每个人都在绝望的哀嚎,试图逃离这场灾难。
然而此时已经没有人再去收购那些或许在三天前还价值连城,拥有不凡潜力,能够带来财富与繁荣的股票。
即便反应过来的财团们立刻宣布开始救市,甚至起手就是一笔三千万的大单,只是这笔巨款几乎是瞬间就消失在了雪崩般的卖单里。
等到了七点,这场恐怖的灾难才暂时结束,而全天的交易量也来到了恐怖的1289万股,创造了历史新高。
但是此时已经没有人会再为了这种记录而欢呼。
而这,还并不是结束,甚至算不上是结束的开始,勉强只能算是开始的结束。
因为在接下来两天中,道琼斯指数一路向下,从381.17点狂跌至222点,到了这里,这场灾难还没有任何将要停止的迹象。
三天之内,三百亿花旗币的财富便消散殆尽,再不见一点影子。
这一数字相当于花旗国债的两倍,甚至大战期间所有开销的总和。
当远在大洋彼岸的乔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刚刚睡醒的乔立刻从床上跳起来,跑出去几步之后,又摇醒了床上的戴安,随后拽着戴安踹开了凯瑟琳的房门。
在接下来的半天中,乔的秘书团以及瓦格纳的财务系统开始全速运转。
最终乔得到了一个还算好的消息,那就是乔本人与瓦格纳的财务体系非常健康。
由于天堂岛每天都在吸入大量的现金流,同时几乎整个北约的商业都需要与瓦格纳或者瓦格纳的关联企业进行运作。
所以瓦格纳不仅没有太多的债务,甚至手中的现金流也十分充沛,并且由于乔一直以来都搞不懂股市,所以除了在伦敦发行瓦格纳集团的股票,让自己的朋友们雨露均沾能够有得赚之外。
无论是乔还是瓦格纳的资产,都与股市没有关系。
甚至为了能够维持瓦格纳这个巨型企业的运转,在瓦格纳控制了北约的时候,为了发放工资以及资金流转的便利,瓦格纳就自行成立了银行用于维持运转。
仅仅是在北约三国与伦敦的部分银行中,有少量的存款用于维持商业运行。
在确认了自己不会在一夜之间破产然后流落街头之后,乔终于松了一口气,然后开始思考,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毕竟在很多时候,混乱是进步的阶梯。
而事情也如同乔所预料的那样发展。
在股市崩溃之后,接着倒霉的是放出贷款进入股市的银行,在三百亿的资金蒸发之后,这些放出贷款的银行也纷纷倒闭,连带着那些将继续储存在他们那里的企业与个人的存款一同消散。
然后就像是股市爆仓一般,失去了融资或者是存款的企业开始破产,工人开始失业。
而这一切又反馈在了市场上,所有人都捂住了自己的口袋,不敢再消费,而萎缩的消费市场,则进一步导致了商业的衰退。
没有订单导致更多的工厂与企业破产,更多工人失业,一场灾难般的连锁反应已经出现。
直到纽约的报纸上,用黑色加粗字体在头版写上了“大萧条”的字样。
这场萧条影响的并不只有大洋彼岸的花旗,随着作为战后经济发展发动机的花旗,仿佛挨了一发152毫米榴弹一般缓慢地停止运转之后。
这股刺骨的寒意开始随着金钱的步伐,逐渐蔓延到了旧大陆。
首先遭难的便是在大战中背上了沉重负担的条顿,随着花旗撤回贷款导致银行危机,条顿的经济在短暂的繁荣之后开始急转直下。
在大萧条爆发的两年后,条顿最大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了40%,同时失业率也再次狂飙到了30%。
而那位在牢里蹲了两年的男人,此时也早已带着他的新书闪亮归来,在这种疯狂的经济危机中。
这个原本被强行解散,随后又重组的党派变得更加强大。
在条顿最大银行倒闭的同年,这个男人的政党支持率从2.5%一路狂飙到了18.4%。
这让原本不喜欢这个下士的保皇党,也不得不将目光放在了这个下士的身上。
虽然乔的《星球总督》系列电影,同样在条顿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条顿共和政府的表现,也让不少条顿人开始怀念起“曾经美好”的帝制时代。
但是由于高卢与布尼塔尼亚对于皇帝复辟的高度警惕,所以保皇党现在还不能大规模的公开活动,他们需要一个黑手套帮他们解决现在这个麻烦的条顿共和政府。
然后他们才能够在混乱的局势下,推动让陛下归来的事宜。
与此同时布尼塔尼亚与高卢也同样受到了这场大萧条的影响。
在布尼塔尼亚经济危机再次导致政府下台,开始重新进行大选。
布尼塔尼亚最棒党以仅仅1.8%的差距惜败保守党,保守党得以建立少数政府,作为财政大臣的温斯顿开始尝试维持金本位来稳定经济。
同时最棒党则开始推进八小时工作制,以及禁止企业在非战时要求工人加班的议案,要求企业不得以加班费为借口,要求工人超时劳动,同时尽量雇佣更多的工人,从而让大家都能够渡过这次危机。
并且在议会中强力阻击以巴尔富为代表的,想要将殖民地转变为联邦加盟国的议案。
只是由于糟糕的经济状况,让不少人都觉得,或许放弃对殖民地的直接管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让布尼塔尼亚内部的政治局势也并不十分安定。
而在高卢随着大萧条的发生,不少人离开了原本在大战期间就被打烂的巴黎,返回了乡村。
这让原本重建工作就缓慢的巴黎重建工程开始陷入停滞。
同时高涨的失业率,也让高卢一如既往的陷入到了传统的左右大战中。
右派想要发挥传统进行集权来共克时艰,而左派也同样想要发挥革命老区的精神,通过砍掉一个国王脑袋的方式,让高卢再次伟大。
因为此时随着大萧条的发生,高卢人惊讶的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没有受到这场大萧条的影响。
那就是人革联。
在最初也是最痛苦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正在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人革联,恰好撞上了这次世界性的大萧条。
于是不同经济模式的优势,在这场大萧条中显露无疑。
人革联不仅没有受到大萧条的影响。
甚至由于西方世界大量的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人革联开始从西
128 大萧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