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4 哈里森军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而对于空中突击团来说,就肯定不需要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在空中突击团之外的另外两个团,乔则改组为了一个主要靠各种装甲车与越野卡车进行机动的机械化步兵团,以及一个航空团。

    毕竟要进行空中突击,就必须保有自己的空中力量,无论是掩护空中突击团进行空降,还是做些别的事情都需要航空兵的支持。

    随着这一轮改组的进行,瓦格纳几乎完全成为了一种特战化的单位。

    这当然也是整个北约军改的一部分。

    原本,在乔的计划中,北约作为布尼塔尼亚的东方防线,按照一揽子防务计划,北约的军事装备与训练自然完全布尼塔尼亚化就行了。

    国防建设也是一如既往的走大规模动员的路线,靠着庞大的数量只要能够维持住防线,撑到布尼塔尼亚远征军赶到就是胜利。

    按照乔最悲观的估计,北约部队在任何情况下只要能够撑住七天,布尼塔尼亚远征军就算是划澡盆也该到了。

    况且还有瓦格纳在,乔计划中为了完成东方的防御,以及近东核心区域的防御,瓦格纳最终将会扩充为三个重装甲师与两个机械化步兵旅和一个空降团的庞大军事力量。

    有这么一支力量,别说是在北约这么一片小地方进行机动防御了,只要有足够的填线部队,找机会打个反击,包围歼灭一两个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随着瓦格纳遭到严格的限制,这个防御计划永远的烟消云散了。

    当然,北约的加盟国,也能够自行组建装甲部队,你出一个装甲师,我凑几个装甲团,也能够凑出装甲突击力量。

    只是北约的军费开支是有限的,把钱花在装甲部队上,那步兵部队与其他方向的开支就自然会减少。

    而再强的装甲部队也需要足够坚强的步兵来看住自己的侧翼。

    没有足够坚强的步兵辅助,装甲部队也不过是一些难啃一些的铁王八罢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乔敢这么组建装甲部队,主要原因在于乔确信,虽然现在大国之间不会有冲突,但是由于战后地缘格局的破碎与重组,小规模的摩擦与冲突肯定不会少。

    只要冲突还存在,自己就肯定不愁生意,能够用客户的钱来养军队。

    就好像是之前与波西米亚人的合同一样,虽然波西米亚人购买了瓦格纳准备退役的所有坦克,甚至乔还为他们准备了两个营的老兵让他们拿到坦克就能用。

    并且在培训上也不会有问题。

    同时那些还滞留在乔手中的黄金,乔也准备混在这些坦克中送进波西米亚。

    按照常理上来说,这将会是一次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交易。

    只是这里稍微出现了一点小意外,那就是作为一个从哈布斯堡帝国中独立出来的国家,由于历史民族因素,几乎与周围所有的邻国都有一点小摩擦。

    条顿人觉得波西米亚边境,那百分之九十都是条顿人的苏台德地区,应该是条顿人的领土。

    同时波兰德也与波西米亚在科钦地区有一点领土争议,至于南方的小哈布斯堡,与东方的露西亚军政府,那就更是有很多话要说。

    所以虽然达成了这笔交易,但是这些理论上已经属于波西米亚的坦克始终就是运不进去。

    就算是条顿政府,这次也十分硬气的表示,拒绝波西米亚购买的坦克过境,因为这会影响地区局势与稳定。

    这种地缘环境下,乔觉得自己养三个装甲师这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不过随着情况改变,原本的北约防御计划自然也要进行改变。

    像是过去那样走总动员路线,快速扩充填线师的做法肯定不行。

    毕竟北约三国,就算是再加上对于进入北约有些兴趣的波西米亚,人口也属实不算太多。

    不过虽然人少,并且在历史上也属于鸟不拉屎,兔子不下蛋的地方。

    但是这片区域不是山高,就是林密,天然就适合精锐步兵打游击。

    所以乔的新计划是,北约的钱,除了少部分用于重点地方用于卡节点的要塞建设之外。

    其余的部分都应该投入到能够快速反应,并且进行机动的精锐轻步兵身上。

    像是什么空中突击旅,与空降团,还有山地猎兵团统统准备上。

    除了要塞守备部队之外,其余的部队在开战之后,就不应该和敌军进行正面作战。

    而是仗着机动性,不断地进行挖坑下

124 哈里森军改-->>(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