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怪物之外。
还要用参战没有那么危险,而是一趟充满了荣誉的旅程,来忽悠那些年轻人们入伍。
而乔的身世对于这些花旗合众国的记者来说,那可太合适了。
出身于贫穷的工人家庭,靠着自己的发明与天使投资人的眼光,成为了资产阶级,然后为了祖国参加了军队,并且在索姆河屡立功勋后,又以一己之力守住了巴黎,这是什么剧本啊朋友们,这是合众国之梦的剧本啊!
作为一个原教旨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够从底层奋斗改变人生,完成阶级跨越成为资产阶级的一员,本来就够花旗国的民众爽到头皮发麻,成为一时偶像。
如果再加上这种军事服役,以及怎么打怎么赢的背景,那就已经不是成为偶像的问题了,如果乔是一个出生在花旗合众国的花旗人,乔的这种履历是可以竞选总统的。
况且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花旗合众国对于陆军建设一直不太重视,所以就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我们如果上了战场,真的能够打得过那些吃小孩的条顿人吗?
乔这种完美的,没有任何军事背景的履历,现在就成为了最好的征兵宣传。
看看,别人也一样没有任何的军事背景,开战之后才选择参军,现在别人都已经在拯救巴黎了!那可是一挑六十啊!条顿人根本没有那么可怕!别犹豫了小伙子们!快参军吧!在旧大陆一刀一枪搏一个封妻荫子岂不快哉!?
如果说花旗合众国的记者们,选择对着乔与巴黎特遣队一阵猛吹,多少还有一些政治因素的话,那布尼塔尼亚的记者们拽着乔猛吹,那就没有政治全是感情了。
众所周知,在历史上,布尼塔尼亚与高卢之间有些小摩擦,虽然也就是些双方因为王位继承权而打了一百年,或者是布尼塔尼亚两次击败了高卢大帝,并且在击败大帝的同时,吞并了高卢人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之类不值一提的小事。
即便现在双方蹲在了同一个战壕里,但是能够看高卢人的笑话,布尼塔尼亚人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于是都不用战时新闻处和内阁或者是别的部门暗示一下,这些记者们就开始疯狂给乔加冕,一时间什么“巴黎拯救者”“帝国英雄”“最后的骑士”之类的虚名就被布尼塔尼亚的记者们像是不要钱一样扣在了乔的头上。
并且将这种一挑六十顶住了高卢人攻势的举动,与开战之初阻止条顿人一波打进巴黎的马恩河奇迹一样称为“巴黎奇迹”。
而乔在关键时刻能够拉的出去,还能够顶着住,也让战时内阁中的诸公与乔治陛下都感觉,这乔少校可真是一个好同志啊。
新闻部门也做的很好,战士立功就该授奖,就应该狠狠地宣传乔的事迹,这新的勋章也能够准备上了。
等到这一战结束,乔那临时少校的临时头衔也能够去掉嘛。
一时间乔的热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乔治陛下在感叹自己这次真没有看错人,乔这家伙真是靠得住的同时,也少有的发函询问了陆军与军需大臣,询问乔现在打的这么艰苦了,他的补给运送怎么样,有没有及时送到巴黎。
乔在前线已经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战绩,从六十万条顿人手中保卫了巴黎,可千万不能因为补给不足,而让乔流血又流泪啊。
对于乔治陛下的关心,陆军大臣与军需大臣纷纷表示,他们在尽全力保证乔的补给,每天至少有一趟满载补给物资的军列进入巴黎专门为乔提供补给。
并且他们在尽力满足乔的所有需求,就算是乔要天上的天上的月亮,他们也会端盆水,在晚上给乔送过去。
对乔治陛下的关系,军需大臣温斯顿有着颇多感慨,在自己搞砸之前,陛下和自己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良好,也不知道乔这个家伙不会不会搞砸……
在心中感叹了一下之后,温斯顿便开始给那些坦克生产厂家上更大的压力。
虽然对乔治陛下说,他们能够满足乔的需求,但是战争年代哪有哪支部队的需求能够被完全满足。
就算是挂上了最高补给优先级,在巷战中绞肉的乔现在也有大量的物资与坦克需求。
尤其是坦克之类技术装备的需求。
高强度的作战,让乔的巴黎特遣队损失了大量的坦克,为了满足乔的需求。
现在温斯顿不得不采用只要制造厂有坦克下线,就立刻装车运到港口,凑出三五辆坦克就立刻装船发到旧大陆,这种非常浪费运力的方式。
而不是过去,那种厂商生产了一批坦克之后,再集中交付给部队的模式。
同时作为装甲总监的乔,在指挥部队作战之余,还不忘给后方发来新图纸,让后方开始研究自行火炮与步兵战车这两种新装备。
这让自诩活力无限以精力充沛著称的温斯顿都觉得乔简直是一个超人。
不过与在布尼塔尼亚与花旗合众国的好名声不同,乔在高卢的知名度就没有那么高了。
毕竟被人打进首都就已经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如果再让国民们知道是一个外国人守住了巴黎,那么对于民心士气来说肯定多少都会有一些打击。
即便如果在1914年没有布尼塔尼亚远征军的帮助,在那时候巴黎就已经沦陷了。
所以在高卢的报纸上,对于巴黎战役的报道都是巴黎国民近卫军们英勇无畏,领土军忠诚勇敢在条顿人的攻势下守卫了巴黎,当然布尼塔尼亚人也和过去一样,为勇敢的高卢人们提供了一些支援。
与在高卢的报纸相比,乔在条顿的形象就不太一样了。
虽然在报纸上,条顿人正因为他们再一次打进了巴黎而欢呼。
毕竟按照历史经验,当他们打进了巴黎之后,高卢距离投降就没多远了。
如果高卢投降了,那么布尼塔尼亚远征军就要从大陆上撤离,至于东线的露西亚,在革命之前,他们就兵弱不堪战,现在革命之后又能够好到哪里去。
所以在经过了一个艰难的冬天之后,这场战争就快要胜利了。
没人知道乔都在巴黎做了什么,对于乔这个名字唯一的印象,大约就只剩下了一个被迫从军的可怜人。
而对于条顿高层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无论是条顿皇帝,还是条顿总参谋长,又或者是其他的高级军官,都不理解。
为什么巴黎战斗群会对这个不超过一个团的装甲部队无可奈何。
坦克他们不是没有对付过,在索姆河,在尼维尔攻势中,他们都成批地摧毁了布尼塔尼亚人与高卢人的坦克。
虽然这种战斗车辆非常棘手,但是它们也并不是坚不可摧的。
前线究竟发生了什么?
那个乔是会什么魔法吗?让你们如此畏惧他。
如果不是此时东线的露西亚已经有了明显的动员迹象,同时通过截获的无线电通讯以及间谍发回的消息让条顿高层确信,露西亚即将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的话。
条顿高层都想要从东线抽调部队,真的用六十万大军围攻巴黎。
而不是像是现在这样,用不到二十万人去完成这个任务。
此时的乔并不知道,自己现在不止在军队中,甚至在大洋彼岸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名声。
现在的乔正在头疼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究竟要不要冒险抽调部队,集中两三个小队的坦克在巴黎郊外发动一次反击。
虽然乔在巴黎城内采用了非常稳健,甚至可以说是靠高卢人送人头维持战线,装甲部队机动支援捞条顿人的战术。
但是装甲部队依旧在持续的遭受损失,最大的损失来自条顿人的炮击覆盖以及毒气攻击。
在发现野战炮在面对自行火炮时处于劣势后,疯狂的条顿人在空军掌握了天空后,将重炮也部署到了前线。
当乔的巴黎特遣队出现在交火线,对条顿部队发起攻击,或者在抵挡条顿部队的攻击时。
057 “巴黎奇迹”-->>(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