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新渠道的建立需要时间。眼下,一些常用药材的短缺已迫在眉睫。这日,负责采购的施戴子一脸愤懑地回来禀报:“陈师兄,今日我与陆师弟下山,去县里‘济世堂’采购三七和血竭,那掌柜起初说没有,后来见我们着急,竟开出比平日高五倍的天价!分明是坐地起价!我们理论几句,他便阴阳怪气,说什么‘华山派家大业大,还差这点小钱’,‘若是手头紧,左盟主或许可慷慨解囊’!简直欺人太甚!”
陈实眉头紧锁。这“济世堂”背景复杂,传闻与嵩山有些关联,此举显然是刻意刁难。直接冲突正中下怀,但若忍气吞声,不仅损失药材,更助长对方气焰。
他沉吟片刻,对施戴子道:“施师兄,莫要动气。此事我来处理。”他并未立刻前往理论,而是先悄悄找来曾与“济世堂”伙计相熟的一名外门弟子,打听近日情况。得知那掌柜新近换人,且常有嵩山口音的人出入后,心中了然。
次日,陈实带着两名学徒,亲自来到“济世堂”。他并未直接提及昨日之事,而是以华山药堂医师的身份,客气地表示要采购一批用于防治时疫的药材,如板蓝根、金银花等,数量颇大,并出示了华山派的采购凭证。
那新掌柜见是笔“大生意”,态度稍缓,但眼神依旧闪烁。陈实一边与他商谈价格,一边貌似无意地观察药堂内外,发现库房一角堆放着不少麻袋,封口标记正是紧缺的三七和血竭。
谈妥时疫药材后,陈实话锋一转,淡然道:“掌柜的,听闻贵号也有些上好的三七和血竭,我派近日需配制一批金疮药备用,不知可否割爱少许?价格嘛…自然按市价公允计算。”他语气平和,却特意加重了“公允”二字,目光平静地看着掌柜。
掌柜脸色微变,支吾道:“这个…陈医师有所不知,这几味药近来确实紧俏,本号存量也不多,还需预留给他家老主顾…”
陈实微微一笑,打断
第七十四章:银钱暗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