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就丝毫不顾及皇后颜面,不顾及天家亲情?”
    周延儒在一旁阴恻恻地叹道:
    “陛下修仙之后,行事愈发莫测。连国丈都能说抄就抄,说废就废,当真铁石心肠,视亲缘如无物。”
    寒意弥漫厅堂。
    侯恂见众人如此模样,略显不以为然道:
    “何必如此惊慌?”
    “陛下处置的,是他朱家自己的外戚,又不是我辈文臣。”
    “何况周奎贪鄙无能,仗着国丈身份横行市井,我等难道看得还少?”
    “今陛下清理门户,于国于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侯恂此话,说出了在场个别东林官员的心声。
    在大明政治生态中,文官集团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稳固的权力结构。
    他们通过科举晋身,掌握大明核心权力,自诩为国家支柱与道德标杆。
    而外戚,不过依靠皇帝母族或妻族显贵,天生是“幸进”的代名词,必须严加防范。
    然首辅韩爌却缓缓摇了摇头,忧心忡忡道:
    “即便如此,陛下依然太过酷烈。若对结发之妻的生身父亲,都能如此不留情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诸人:
    “东林君子,在陛下心中,又算得了什么?”
    李标迟疑着接口道:
    “与周奎不同,我等可是按时足额缴纳了仙丹款项的,并未违逆圣意啊。”
    钱龙锡不由得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脸上满是无奈与忧虑:
    “李大人,你看这几日,陛下可有只言片语的旨意传来,告知我等该如何服用这仙丹?有何禁忌?需要注意些什么?”
    众人皆是一愣,随即陷入沉默。
    完全没有。
    陛下扔给他们一个烫手宝物后,便不闻不问,任由他们自行揣摩。
    李标又道:
    “然勋贵那处,陛下似乎也未额外提点……”
    钱龙锡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我等连英国公、成国公是否服药,都难以探听分明。李大人又是何时,在勋贵中安插了如此得力的耳目,知晓陛下未暗中派人提点?”
    李标语塞。
    这时,一直抚须沉吟的成基命也开口了:
    “老夫亦有类似担忧
第二十六章 不必要的麻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