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素质上,对瓦剌,拥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可惜,大明的主帅,不是一条不会叫的狗。】
【而是一个连盖章都盖不明白,却偏偏喜欢亲自微操的…战神。】
“噗——”
永乐朝,汉王朱高煦一个没绷住,直接笑了出来。
他这一笑,就像点燃了火药桶,朱棣猛地回头,一双要吃人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他。
朱高煦脖子一缩,笑容僵在脸上,连忙低下头,肩膀却依旧在剧烈耸动。
他实在忍不住。
盖章都盖不明白!
这评价,太损了!
【其实,悲剧本可以避免。】
【在大军第一次因为暴雨和尸体而军心动荡,准备撤退时,樊忠就曾与其他几位将领一起,冒着大雨,在朱祁镇的营帐外,跪了整整一夜。】
【他们只想求见天子,陈述利弊,劝谏皇帝选择最稳妥的撤退路线,尽快返回京城。】
【可他们,连皇帝的面都没见到。】
【第二天,樊忠想到了一个他这辈子都未曾想过,也最不屑为之的办法——送礼。】
天幕画面之中,滂沱大雨如注,冲刷着泥泞的营地。
樊忠魁梧的身躯,笔直地跪在冰冷的泥水里。在他身后,是十数名同样浑身湿透的将领。
许久,一个太监撑着油纸伞,慢悠悠地从皇帝的营帐中走出,脸上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倨傲。
樊忠抬起头,从怀中颤抖着取出一个沉甸甸的布包,递了过去。
布包被雨水浸透,隐约可见里面银锭的轮廓,那是他和手下人连夜凑出来的全部银两。
“有劳公公……通传一声。”
那太监掂了掂钱袋,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好说,好说。将军们的心意,咱家心领了。”
“不过这事儿……咱家也做不了主。要不,您几位再等等?”说完,这名太监便收了钱,转身施施然地走了。
望着那名太监的背影,樊忠缓缓低下头,看着自己那双因为常年握刀而布满老茧的手。
“我樊忠这辈子,只向陛下跪过,向战死的袍泽跪过。″
第121章 堡宗别送了,我怕木圣误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