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此时大明国力强盛,兵精粮足。面对区区瓦剌,只需派遣一员宿将,率领京营主力,便足以将其击退。】
【然而,此时的大明,早已不是永乐大帝时期那个铁血尚武的帝国了。】
【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局的走向。】
画面,聚焦在了军队最前方,一个身穿明黄色龙袍,骑在神俊白马上的年轻天子身上。
正是朱祁镇。
而在他的身旁,一个没有胡须,面容白净,眼神中却透着一股阴柔与谄媚的太监,正满脸堆笑地,对着他说着什么。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
【这个靠着溜须拍马,深得朱祁镇信任的宦官,此刻,已然是大明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际掌权者。】
【面对瓦剌的挑衅,王振向朱祁镇进言:】
【“陛下,太宗皇帝(朱棣)当年五征漠北,何等威风!您身为太宗嫡长孙,岂能弱了祖宗的威风?”】
【“区区瓦剌小丑,何须大动干戈?只需陛下一声令下,御驾亲呈,定能让他们望风而逃,重现我大明万国来朝之盛景!”】
这番话,听得三个时空的朱家人,拳头都硬了。
“放屁!”
永乐年间,朱棣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咱御驾亲征,那是朝中无人可用!是不得不为之!”
“你京营精锐尚在,你一个黄口小儿,跑去凑什么热闹!”
“还有这个阉人!再阉一遍!!”
【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年仅二十二岁,从未上过战场的朱祁镇,被王振描绘的“不世之功”冲昏了头脑。】
【他不顾满朝文武的苦苦劝谏,甚至不顾兵部尚书于谦的死谏,毅然决然地,下达了御驾亲呈的命令。】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短短两日之内,大明临时拼凑了五十万大军!】
【注意,是拼凑。】
【这所谓的五十万大军,号称京营精锐,实则鱼龙混杂。其中大部分,都是临时从京畿周边州县,强行征调而来的民夫。】
【他们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许多人手中拿的,还是锄头和木棍。】
【粮草、军械,更是毫无准备。】
第119章 老朱家祖坟冒烟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