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9章 七子去,六子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哈哈哈哈!这个木正居!真有他的!”

    他完全能想象到老四当时那副吃瘪又无可奈何的表情。

    太解气了!

    朱棣则是一脸黑线。

    不过,笑过之后,朱元璋也陷入了沉思。

    他收起笑容:“这木正居心思的确恐怖。”

    朱标点了点头,附和道:“是。他很清楚,功高盖主,乃为臣大忌。永乐朝的大明,也不需要异姓王。”

    “他拒绝封王,既是自保,也是在为老四,为老四太子,为整个大明的长治久安考虑。”

    “他这是在用自己的行动,给后世所有手握大权的臣子,立下一个标杆。”

    “一个君臣之道的标杆。毕竟木先生这么高的功劳都没有封王,那后世谁又敢光明正大的邀功封王呢?”

    朱标的这番分析,让奉天殿内的文武百官,无不点头称是。

    【仔细想想,木公这一手“我反对我自己”,简直是神来之笔!】

    【是啊!他这一跪,看似是拂了永乐大帝的面子,实则是把里子给足了!】

    【怎么说?】

    【你想啊,他如果真的接受了封王,那他成什么了?不就成了第二个沐英吗?

    虽然沐家世代镇守云南,忠心耿耿,但终究是游离于中央朝廷之外的一方诸侯。】

    【木公的定位,从来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执天下之臣!他的根,在京城,在内阁,在皇帝身边!】

    【一旦封王就藩,他就等于自断根基,从一个可以影响整个帝国决策的“棋手”,变成了一颗虽然重要、但终究是受人摆布的“棋子”。】

    【卧槽!有道理啊!】

    【不止!他这一拒绝,还顺便解决了另一个天大的难题——太子朱高炽的心病!】

    这条评论,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此话怎讲?】

    【谁不知道朱高炽虽然仁厚,但因为常年监国,和永乐大帝的治国理念多有不合?永乐主外,主战;仁宗主内,主休养生息。】

    【而木公,在永乐朝,是朱棣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执行者!

    他主持变法,督造军械,支持北伐,可以说,永乐盛世的军功章,有他一大半。】

    【在太

第99章 七子去,六子归-->>(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