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木先生的‘术’,却没学到木先生的‘道’。”
“没错!”朱棣在一旁插话道,“我那好哥们,精明着呢!”
“从天幕上来看,他知道枪杆子和钱袋子都得从老百姓手里来。”
“把老百姓得罪光了,你就算造出通天的神器,谁来给你用?谁来给你运粮草?”
他们虽然不懂什么“合成蛋白”,但他们明白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其实,也不能全怪校长。】
【他的思想,是木公思想的另一个极端。木公晚年,最大的遗憾就是科技发展受制于皇权,被朱祁镇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所以校长这一脉的思想,从根子上就对‘皇权’、对‘人治’充满了不信任。】
【他信奉的是绝对的理性,是数据的胜利。他认为,只要科技发展到极致,社会自然会进入一个完美的状态,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这种思想不能说错,但太理想化了。】
【是啊,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人,不是机器,人是有感情,有私欲的。】
【或许,这也是木公留下的另一个后手吧。】
这条评论,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什么意思?】
【你们想啊,如果校长是个完美的人,既有木公的智慧,又有深得民心的手段。那他统一澳洲之后,再以雷霆之势反攻本土,会发生什么?】
【那……那大明朝廷估计就直接没了啊!】
【没错!到时候,就是另一个版本的‘靖难’,甚至更彻底。】
【所以,木公似乎是在冥冥之中,给自己的这个后代上了一道枷锁。】
【他给了他最顶尖的智慧和科技,却没有给他收揽人心的天赋。】
【这使得他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绝对的碾压优势,这就给了本土一个喘息和改变的机会。】
【他就像一头被拴住了后腿的猛虎,既能震慑外敌,又不至于反噬主人。】
第90章一个偏执的理想主义者。-->>(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