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上的‘回纹边’,间距是 3毫米,符合当时的印刷工艺,修改后的间距太宽,一看就是不懂老工艺的人改的。”
李娜站在原地,手指绞着衣角。傅沉舟看着她,语气平静却有分量:“李设计师,我知道你也喜欢民国文化,去年你做的‘民国月份牌’设计,我看过,很有想法。但文化传承不是争输赢,是要对得起那些老匠人留下的东西。你现在承认错误,把方案改回原稿,赔偿的费用我可以帮公司承担,要是继续狡辩,周老先生手里有民国老物件作为证据,我们可以走法律程序,到时候不仅是赔偿,你的设计生涯也会受影响。”
李娜的眼泪终于掉下来,声音带着哽咽:“是我改的……我不甘心,我做了五年民国设计,却不如姜主管刚接手就得到认可……我想让方案更‘受欢迎’,没想到反而毁了它。”
经理这才明白过来,连忙给姜晚道歉:“姜晚,对不起,是我没查清情况就批评你。公司会扣除李娜三个月绩效作为赔偿,这个项目还是由你负责。”
周老先生也松了口气,拍着姜晚的肩膀:“姜设计师,委屈你了。就冲你对民国文化的这份用心,我们同和茶社以后的文创,都交给你做。”
当天晚上,姜晚在办公室修改方案,傅沉舟坐在旁边帮她整理资料。台灯下,外婆的民国生活手册摊在桌上,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是外婆 1950年写的:“做事要像錾银,一锤是一锤,不能急,不能假。”
“其实我今天挺害怕的。”姜晚靠在傅沉舟肩上,“万一找不到证据,说不定真的要被开除。”
傅沉舟摸着她的头发,指腹划过手册上的字迹:“你外婆说得对,做事要靠真本事。你看陈教授带来的錾子,每一把都有使用痕迹,那是老匠人一辈子的功夫;你的设计,藏着你听外婆讲的故事、跑档案馆查的资料,这些都是别人偷不走的底气。”
几天后,“金陵旧梦”项目的首批文创产品上市——银楼的平安锁吊坠卖断了货,茶社的淡描青花杯成了网红款。姜晚在设计说明里写:“所有纹样都来自金陵的旧时光,是外婆记忆里的温度,也是老匠人手里的传承。”
李娜后来主动找姜晚道歉,还把自己收藏的民国《图案学》送给她:“以前我总想着赢,现在才明白,真正的设计,是让文化活下去。”姜晚收下了书,还邀请她一起参与下一个民国建筑修复的设计项目——她知道,职场不是战场,是一群人一起,把值得的事情做好。
夕阳下,姜晚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行人手里拿着她设计的文创产品,心里忽然想起外婆说的,当年在颐和路看到的景象:“那时候的人,做一件衣服要绣半个月,做一个茶杯要烧三次窑,慢是慢,但每件东西都有魂。”
她想,自己现在做的,就是把那些“魂”找回来,用设计的方式,让更多人看见金陵的旧梦,也看见做事的初心。而这份初心,就是她在职场上最硬的底气,也是傅沉舟一直守护的,属于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