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线。
就在左路军各部奉命向指定防区梯次转移之际,金陵城内的秩序已开始混乱起来。
尽管沪市西郊仍有夏国军队驻守,但沪市的沦陷却已成定局,恐慌如暗流般在街头巷尾蔓延。
连日来,多家小报不断刊登鬼子在华北地区屠村戮民的惨案,血淋淋的内容配上模糊的数字,让每个读者都触目惊心。
不仅如此,坊间还有一条传言愈演愈烈,都说金陵作为首都,一旦失守,敌人必将屠城报复。
风声愈传愈烈,市民们寝食难安,越来越多的人家收拾细软,携老扶幼加入逃难的人潮。
面对动荡的民心,金陵政府发布公告,坚称国军必能将日寇阻于防线之外,呼吁市民保持冷静,勿信谣言云云。
不过金陵政府嘴上这么说的,他们可是清楚的知道华北那些鬼子的暴行都是真的。
谁也不敢保证敌军会对金陵手下留情,这个责任可没人敢背,所以他们就任由市民逃跑。
同时,金陵政府的一些重要档案与机构开始陆续向武汉转移。
这一切,市民们都看在眼里。
对于官方的承诺,大多数人只是呵呵一笑,金陵政府的信誉,懂的都懂。
11月2日晚,林晏率领第38师风尘仆仆抵达福山镇。部队沿尘土飞扬的土路行进,士兵们虽面带倦容,步伐却依旧整齐。
在行军途中,彭善就已与林晏等三位师长召开作战会议。
鉴于38师兵力最为完整,装备相对齐整,决定由该师单独驻守福山镇一带,构筑前沿防线。
魏云的33师与朱华的39师则联合布防常熟县城,形成犄角之势。苏州与吴县方向亦各有两个师驻守,整体防线层次分明。
第十五集团军主力第18军仍在浏河一线与鬼子激战,若需后撤,该部将迅速转移至锡澄线休整并组织防御。
一旦吴福线被突破,鬼子所面对的将是经过充分休整,以逸待劳的第18军。
如此交替撤退,旨在使鬼子每突破一道防线,都不得不迎战已恢复战力的守军,最大限度消耗其攻势。
夜色笼罩大地,福山镇静静匍匐于长江南岸。
38师主力将于福山镇外暂时休整一晚,等到天亮后再进入附近构筑的国防工事布防。
镇子不大,一条青石板主街,两旁是低矮的木楼或石楼。
镇政府被一块围墙围起来,里面是一栋两层的砖楼。
里面已经空无一人,这些基层官员早就在淞沪会战爆发后不久就已经跑到了金陵城内。
第183章 撤往吴福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