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一丝哽咽,“我现在在江南的一家布庄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老板很器重我,还给我涨了工钱。我攒了一些钱,本来想今年回来给您盖间新屋,可没想到……” 他话没说完,就再也忍不住,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坟前的泥土里。他知道,再多的钱,再高的成就,也换不回老人的生命,也无法弥补自己没能在老人生前尽孝的遗憾。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萧琰警觉地抬起头,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少年骑着一匹瘦马,朝着这边赶来。少年看到萧琰,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连忙翻身下马,快步走到他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请问您是萧琰大哥吗?”
萧琰有些惊讶,点了点头:“我是萧琰,你认识我?”
少年脸上露出激动的神情:“我是李二牛啊!您还记得吗?五年前您离开的时候,我还跟在您后面跑,您还给了我一块糖呢!”
萧琰仔细打量着少年,才慢慢想起那个总是跟在他身后的小不点。没想到五年过去了,那个小不点已经长成了一个挺拔的少年。他笑着说:“原来是二牛啊,都长这么高了。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是来给张老丈上坟的。” 李二牛指了指眼前的土冢,眼神里满是悲伤,“张老丈待我可好了,我小时候家里穷,经常吃不饱饭,都是张老丈给我送吃的。去年冬天他走了,我就每个月都来看看他,给她带些吃的。”
听到 “张老丈” 这个称呼,萧琰才突然想起自己一直不知道老人的全名。他心里一阵愧疚,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把老人当成亲人,却连老人的全名都不知道。他问道:“二牛,张老丈的全名叫什么啊?”
“张老丈叫张守义。” 李二牛回答道,“他年轻时是个军人,后来因为受伤退伍了,就回到这里盖了间茅草屋,一个人过了一辈子。他总说,他要守着这片土地,等着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回来。”
萧琰心里一震,原来老人还有这样一段过往。他看着眼前的土冢,突然觉得老人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老人不仅用自己的善良温暖了身边的人,还用自己的一生坚守着对战友的承诺。他想起老人曾经跟他说过,做人要讲诚信、有担当,现在他才明白,老人一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二牛,以后我每年都会回来给张老丈上坟,咱们一起照顾他的坟冢,好不好?” 萧琰看着李二牛,眼神坚定地说。
李二牛用力点了点头:“好啊!萧大哥,有您一起,张老丈肯定会很高兴的。”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月亮慢慢爬上了天空,洒下清冷的月光。萧琰和李二牛一起把坟前的东西收拾好,又在坟头添了些新土,才慢慢离开。走在回家的路上,萧琰心里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愧疚和悔恨,而是多了一份坚定和责任。他知道,虽然老人已经离开了,但他的精神会一直陪伴着他,指引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也明白,孝敬老人不仅仅是在老人生前给他们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在老人离开后,传承他们的善良和精神,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更多的人,让老人的爱和温暖一直传递下去。
几天后,萧琰离开了家乡,再次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不过这次,他的行囊里多了一样东西 —— 一块刻着 “张守义” 三个字的木牌。他打算回到江南后,找个好木匠,把这块木牌做成一块墓碑,明年回来的时候,立在张老丈的坟前。他还打算在江南多赚些钱,回来给村里修一条路,再盖一所学堂,让村里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他想,这应该是张老丈最希望看到的,也是他对张老丈最好的孝敬。
马蹄踏在官道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为萧琰的决心伴奏。他望着远方的天空,眼神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游子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心中有牵挂、有责任,他就不会迷失方向。他会带着张老丈的期望,带着那份沉甸甸的孝心,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