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血溅金山后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身都得侧着腰。警盾碰着警盾,发出 “咔啦咔啦” 的碰撞声,有的边缘蹭得人胳膊生疼,有的撞得彼此往前趔趄。谁也退不出去,像被塞进了一个密不透风的铁盒子,只有伍维那道摇晃的身影,还在人群里挣扎着往前挪。

    “喔!打死了!出血了!” 二楼上的人群炸开了锅,有人往后缩了缩,有人往前涌,有人掏出手机拍照,有胳臂戴劣质的警徽的手在人群里抢夺群众的手机,屏幕的光在脸上闪。老祖宗赶紧用袖口擦了擦眼,眯着眼往下看,只见一群钢帽先往西边挪,又被人群挤到东边,忽然在进口处第一棵老槐树下散开:伍维躺在地上,双腿蜷着,一只鞋卡在警盾底下,鞋尖被踩得变了形,另一只挂在槐树枝上,鞋带晃悠悠的。

    还没等她喘口气,第二棵槐树下又传来 “扑通” 一声。伍宝刚 —— 伍维的父亲,那个刚从“行业山”下卖菜回来的老人,那个还没来得及吃早餐的老人倒在血泊里,手里攥着的塑料袋破了,里面的馒头滚出来,沾了头上流出的血,软塌塌地贴在地上。

    “爸!伍维!” 黎芳的哭喊像被狂风撕烂的粗布,刚撞在裁衣店木门上就碎成碴,人已经跌撞着冲了出去,鬓角碎发黏在苍白的脸颊;蓝布褂子下摆被导航的烂竹筐勾得皱成一团,散乱的头发随着踉跄的步子甩动,每一下都带着慌。

    她往前扑了两步,还没够到第二棵老槐树,“嘭” 的一声闷响骤然炸开。四脚板凳带着锐响擦过她耳侧,凳面 “咚” 地磕在树干上,又弹飞出去,落在地上时发出脆生生的裂响:四条凳腿先分了家,木屑溅到她裤脚;凳面则滚到树脚下,裂成两道歪歪扭扭的缝,正压在泥地里的蛋糕上。奶黄色的油陷浸在黑褐色的泥里,混着碎土发乌,只有蛋糕盒上系着的红绳子孤零零的没断,被风卷着打了个轻飘飘的旋,一头勾住不远处歪倒的扫帚,那扫帚早没了柄,扫把头的竹枝散得七零八落,沾着混了泥土的菜汁,红绳挂在上面,像截烧红的线,刺得人眼疼。

    就在这时,卖姜老头的二胡声慢悠悠飘过来,穿过金山市场的门面,裹着姜辣的冲劲与葱味的闷,还有远处摊点飘来的米粉香。调子颤巍巍的,像琴弦上沾了沙:“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 给我扎起来哎…… 扎呀扎起来……”

    词儿被拉得发涩,绕到黎芳耳边时,她正好盯着那截挂在扫帚上的红绳,喉咙突然发紧,女儿今天满周岁啊。

    “太过分了!给我住手!” 老祖宗的吼声突然炸响,声音嘶哑却带着劲,震得二楼栏杆嗡嗡响。她往前探着身子,鬓角的白发竖了起来,手里的瓷碗 “哐当” 撞在栏杆上,没碎,却把里面残留的粥粒震了出来。这一吼,两棵老槐树下的动静突然停了 —— 钢帽们的动作顿住,人群的喧哗也低了下去,只有风卷着槐树叶,“沙沙” 地落在血泊里。

    空气像浸了寒霜的棉絮,死死堵在后巷的每个角落,只有吴姐粗重的呼吸声,混着怀里孩子憋得发紧的小胸脯起伏,连灰尘落地都显得格外清晰。突然,“哇 ——” 一声啼哭炸开,像把冻住的寂静硬生生撕了道口子,是吴姐怀里的娃。小脸涨得像烧透的炭,额角沁着一层细汗,两只肉乎乎的小手攥着吴姐的衣领,憋了许久的哭声,此刻终于像断了线的银铃,一串接一串砸在狭窄的空间里。

    吴姐仍缩在裁衣板底下,单薄的蓝布衫抵着墙,那墙冷得像块冰,寒气顺着后背往骨头缝里钻。膝盖早软得打颤,若不是靠着墙撑着,怕是早瘫在地上。她抱着孩子的手抖得厉害,连带着怀里的小身子都跟着颤,孩子每一声哭都像细针,扎进她心里还不算,又顺着血管往四肢百骸窜,疼得她眼眶发紧,却不敢掉泪。

    她慢慢抬起头,透过的细缝往外望,光里飘着密密麻麻的灰尘,那是被无数双脚踩起来的,脚步声杂乱得像野蜂过境,“咚咚” 地敲在地上,又顺着板缝钻进来,撞在她的耳膜上。视线里只有一片晃动的裤脚,像密不透风的森林,压得人喘不过气。

    她张了张嘴,声音干得发哑,却带着股压不住的茫然与疼:“临桂,你…… 你还是红旗下的中国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