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研究院的小路上。
“这次,多亏了你。”姜窈由衷地说。如果没有秦漠在关键时刻的坚定支持,她独自面对内外压力,会艰难得多。
秦漠看着她,夕阳的余晖在她眼中跳跃:“是你自己守住了底线。我只是……说了该说的话。”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但看向她的目光,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柔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支持。
经历了这场风雨,两人之间的纽带更加牢固。
成功击退了急功近利的资本,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但一个现实的问题依然摆在姜窈和研究院面前:钱。
数字化项目如同一个吞金兽,高精度扫描设备、庞大的服务器集群、顶尖的算法研发、专业的人才……无一不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仅靠研究院有限的拨款和之前争取到的项目经费,如同杯水车薪,难以支撑长远的发展。姜世维那边显然也不会再轻易拨款。
必须找到一条能够自我造血的路径,而且要快,要能迅速证明“文化+科技”模式商业上的可行性,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也为后续发展积累资本。
深夜的数字化实验室,姜窈、秦漠、周韵、马跃四人再次聚在一起,气氛比攻克技术难题时更加凝重。
“我们必须做一个示范,一个能立刻产生现金流,又能完美体现我们理念的示范。”姜窈的目光扫过团队成员疲惫却坚定的脸,“不能是简单的图片授权,那价值太低;也不能是VR游戏那种歪路。它必须高端、独特、具有稀缺性,并且能直接展现我们数字技术的艺术再创造能力。”
周韵挠了挠头:“高端、独特、稀缺……那不就是奢侈品路线?”
马跃推了推眼镜,尝试提出想法:“或者……我们自己做平台?发行一些独家的数字内容?”
“数字内容……”姜窈喃喃重复着这个词,脑海中仿佛有电光火石闪过。她猛地看向秦漠,“秦漠,你还记得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关于将一些非核心但极具美感的图案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再创作吗?”
第三十六章:以正御邪-->>(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