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声名鹊起与资本嗅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流水绝对可观!”一位游戏公司的副总裁唾沫横飞地描绘着蓝图。

    姜窈眉头微蹙,尚未开口,秦漠已经冷声反驳:“飞天是庄严慈悲的佛教艺术形象,不是游戏里的战斗宠物。这种开发是对文化的亵渎。”

    那位副总裁脸色一僵,讪讪地笑了笑。

    另一家大型视频平台的代表则提出:“我们可以合作打造顶级IP!将数字飞天形象授权给我们,进行动画、网剧甚至大电影的开发!我们拥有顶级的流量和制作资源,一定能将其打造成国民级IP!当然,版权费和分成都可以谈。”

    孙志远副院长有些意动,看向姜窈。姜窈却摇了摇头:“文化的解读和演绎需要严谨的态度,不能为了流量和娱乐性而歪曲其内核。目前阶段,我们更倾向于做知识和体验的传播,而非娱乐化的IP开发。”

    最让姜窈感到压力的,是一家背景深厚的风险投资基金,其负责人是一位名叫赵凯的年轻男人,目光锐利,语速极快。

    “姜总,各位老师,”赵凯直接用了商场的称呼,开门见山,“我看好的是‘数字敦煌’这个平台的价值!单纯的IP授权太小家子气。我们应该成立一个独立的运营公司,将所有的数字资源整合起来,打造一个线上线下一体的文化消费品牌!”

    他侃侃而谈:“线上,我们可以发行限量版数字藏品(NFT),搞饥饿营销,绝对一抢而空!开发付费VR沉浸式游览,对标迪士尼的‘飞跃地平线’!线下,可以搞高端数字艺术展,门票收起来!授权衍生品,从文具到奢侈品,全面铺开!我们需要的是速度!快速占领市场,快速形成商业闭环!前期烧钱没关系,我们要的是估值和市场份额!”

    他的方案极具诱惑力,描绘了一个资本驱动下快速膨胀的商业帝国,连孙志远都听得有些目眩神迷。

    但姜窈的心却一点点沉下去。这完全背离了她的初衷。她做数字化,是为了更长久、更广泛、更本真地保护和传播敦煌文化,而不是将其打包成一个急功近利的快消品,在资本市场上待价而沽。

    “赵总,”姜窈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和,“感谢您的看重。但敦煌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历史、艺术和学术内涵,保护和研究是我们的根本。商业化应该是谨慎的、有选择的,是为了反哺保护事业,而不是唯一目的。您提出的这种……快速、全面的商业化路径,可能会对敦煌文化的严肃性和品牌价值造成伤害。

第三十四章:声名鹊起与资本嗅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