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退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不过,也有一些大臣劝说李胜贤忍让。

    毕竟,在这一带,恐怕除了北周、西夏和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都无法阻止大梁的大军。

    而且,高丽也不是第一个被要求配合这么做的,过去,大梁为了边境安宁,也曾多次派兵进入那些属国的境内检查他们的边防驻军。

    这么做,一来是可以凸显大梁国威,二来,那个时候大梁建国的时间不长,朝廷也担心前朝余孽会跟这些小国勾结,妄图复国。

    虽说大梁建国不久,就已经在往各国安插了一些眼线,但最终还是决定用这种办法震慑诸国。

    果然,在过了数年之后,这些属国已经习惯了大梁的先锋轻骑前来“检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让这些属国从心里产生敬畏之心。

    同时,大梁每年也都会给这些属国一些大梁的货物。

    或许这些东西在大梁是常见之物,但到了这些小国,都成了稀罕物。

    因此,对于这些小国的皇帝以及其他贵族,自然是喜闻乐见。

    而对于他们的百姓来说,两国交好,便少了兵事,他们也不用再遭受战乱之苦。

    因此,这样的双管齐下,也几乎让这些小国失去了反抗的念头。

    又过了几年,大梁便不再派兵去这些属国检查边境的驻军了,因为朝廷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这时候这么做,反倒是会让那些属国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大梁的信任,反倒是能加深两国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只要是曾经归顺过大梁的属国,过去都曾被大梁的官兵“检阅”过。

    高丽自然也是如此,而如今他们却是有些不习惯了。

    只是,不管李胜贤如何不满,他也什么都做不了。

    毕竟,若是没有北周、西夏以及倭国的配合,高丽想要跟大梁抗衡,可以说是痴人说梦。

    不管怎么样,这件事也算是到此为止了。

    陈安晏在回去之后,他体内的寒气却是再次爆发了。

    算起来,这已经是最近三天第二次爆发了。

    按照薛启堂的说法,经过这段时间的奔波,再加上被那个高丽人所伤,陈安晏体内的寒疾已经有加重的迹象。

    不过,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诊治后,就算是寒疾稍有加深,这寒气也不该爆发得这么频繁。

    薛启堂推测,应该是这里太冷了缘故。

    所以,薛启堂跟李琳他们商议,尽早返回京城。

    李琳自然是没有意见。

    原本他们这一行都是陈安晏在拿主意,如今陈安晏倒下了,这个拿主意的重担却是落在了李琳的头上。

    好在回京的时候,霍天行会跟他们同行,再加上得知这里发生之事后,李淡又派几个侍卫前来,所以倒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对他们不利。

    其实,天还没亮的时候,宋书春来了一趟。

    得知陈安晏有恙,他也没有久留,便直接离开了。

    不过,在离开之前他倒是跟霍天行,寒暄了几句。

    尽管相对于从一品的宋书春来说,霍天行的品级要低一些,但霍天行毕竟是八王爷的人,不管怎么说,宋书春也要给几分薄面。

    到了第二天天快亮的时候,陈安晏总算是醒了过来。

    问了他的意思,他倒是也不反对立刻返回京城,毕竟他们这次出来的时间也够长了。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是想去见一见宋书春。

    虽说自己收到李彧的信,说是枢密院已经给宋书春下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退兵-->>(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