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零一章 证据(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这全是手下瞒着自己这么做的,自己也好撇清关系。

    而樊文清的那些手下也都不是省油的灯。

    他们每次前去除了替樊文清索要上好的玉石在外,自己也会以衙门或是樊文清的名义讨要一些好处。

    如此一来,对于何大友来说,自然是不堪重负。

    因此,在之后的一两年里,他的这个首饰铺可以说是一日不如一日。

    而对于樊文清来说,他利用自己知县的身份,敛下了大量的银子和宝物,所以,他的眼界也变高了许多。

    虽说那何掌柜的眼力不错,可他那里的东西已经入不了樊文清的眼了。

    可尽管如此,虽说樊文清不再去找何掌柜的麻烦,可樊文清的那些手下却不愿这么轻易的放过这块肥肉。

    何掌柜的那些首饰尽管入不了樊文清的眼,可对于樊文清的那些手下,还是十分贵重的!

    所以,他们还是像之前那样,隔三差五的上门前去捎几件东西走。

    最后,不堪重负的何大友,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直接关了这首饰买卖。

    因为他也意识到了,这如今的谷城县可以说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樊文清这样的知县,自己在这里做买卖恐怕早晚会赔个底掉。

    于是,这何大友举家搬到了城外。

    虽说在这些年里,被这谷城县的衙门上上下下剥削了几层皮,可他毕竟在谷城县经营了多年,也算是有些积蓄。

    所以,这一家的日子倒还算过的去。

    可是好景不长,在前年的时候,何大友的孙子突然生了一场大病。

    大夫看过之后,说是体虚,想要根治的话,得要一支千年人参。

    可是这千年人参动辄数千两,何家实在是负担不起。

    而按照这大夫的说法,若是用其他滋补之药,虽说也能解燃眉之急,可无法根治,终究还是会落下病根。

    就在他们发愁之际,有一天晚上,他们带着孩子回到家里的时候,却发现桌上多了一支千年人参。

    兴奋之余,他们立刻熬好了汤药给何大友的孙子服下。

    果然,才过了数日,他的精神便好了起来!

    可是他们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这支人参到底是哪来的!

    直到昨天,跟冯天成以及孙秀莲一样,何大友回去之后,也发现了一张纸条,让他今日带着账本来找孔明城。

    其实,他在看到这张纸条的时候,心中也有过犹豫。

    因为他知道,若是自己就这么去指证樊文清,恐怕是凶多吉少。

    可是一想到此人救了自己孙子的性命,何大友还是决定按照那纸条上所说的去做。

    不过,跟孙秀莲和冯天成不一样的是,他担心樊文清会从那张纸条上看出什么端倪,何大友在来之前,直接把那纸条给烧了。

    听到何大友这么说,陈安晏默默的点了点头。

    其实,在何大友开口之前,他们大多都已经猜到了。

    否则,他们也不会相信何大友会闲着没事,来这里找一位知县大人的晦气。

    这时候,那樊文清也重重的哼了一声。

    其实,他对于这三个人的说法,倒是已经有了七八分相信。

第六百零一章 证据(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