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也很好看,只不过今天格外好看。”
他的语气很认真,吟夏忍不住笑了:“嗯,我也这么觉得,阿哥,你眼光挺好的。”
说着,他们再次并肩往前走。
吟夏咬了一口烧洋芋,香味漫进嘴里,里面有着独属于云南的烟火气。
今天她的心情还不错,话也多了起来:“你不知道,以前在广州大家都叫我靓女。”
“如果是你去,那他们应该会叫你靓仔!”
“靓仔?”
“嗯,就是说你长得帅的意思……”
一簇簇烟花自二人身后绽放,与他们的身影交织,金红的光焰把青石板路染得透亮,将二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中秋节一过,生活重新归于平静,偌大的城市仿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吟夏等人又在各个地方摆摊卖了几天鲜花饼,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在包鲜花饼的油纸上印上了“夏华糕点屋”以及糕点屋的地址。
这是吟夏和江秉诚一同想出来的办法,目的是加深周围人对糕点屋的印象。
过后没几天,夏华糕点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开业了。
吟夏和江秉诚简单地在门头上挂了红绸布,又在门上贴了开业大吉的手写海报,没有进行那些复杂而且华而不实的仪式。
开业的头三天,他们准备了足够的鲜花饼进行试营业,收集顾客对鲜花饼味道以及口感的反馈。
虽然生意不如摆摊时稳定,赚得也比以前少,但吟夏心里清楚这都是正常的。
从摆摊过渡到开店,一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又过了几天,所有人都熟悉了在新店做饼的流程。
吟夏和江秉诚商量过后,决定兵分三路。
吟夏留守夏华糕点屋,开拓新市场。
吟华继续去工人文化宫摆摊卖饼,江秉诚依旧去大观码头卖饼,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这种安排为的是巩固老顾客,并且将客源吸引到夏华糕点屋。
为了提高糕点屋的优先级,二人摆摊时只带了从前一半数量的饼,卖完就没有了。
顾客如果想买,只能去糕点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