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开始用尸体换罐头的。”
女人想了想,“好像自从天幕盖起来后,就有了吧,那时候是说,天气热,贫民窟这边的环境脏乱差,死人后若是不及时处理,一旦腐烂爆发瘟疫,整个基地都得遭殃,
基地内就成立了尸体回收站,谁将死掉的人送过来,就会奖励一个罐头,一直沿用到现在。”
她吃一口罐头,含糊道,“其实最开始尸体回收站的存在,是为了集体处理尸体,防止瘟疫的,只是后来人们获取食物的办法越来越少,吃不上饭,搬运尸体获得一个罐头就成了我们的救命稻草,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人们见到尸体就抢。”
若是这样说的话,尸体回收站确实是极好的。
天幕建起的时候,应该是极热的尾声,酸雨来临之前。
那个时候人类遭受着严峻的考验,水源缺少,食物紧缺,能热死人的高温,很多人抗不过来,每天的死亡人数飙升。
在极热中,尸体更容易腐烂。
处理这些死亡,无人收尸,尸体腐烂,滋生病毒的尸体的同时,还能为人们提供一些获取食物的渠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孟时晚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发的是罐头,不是饼子之类的东西?肉类不是更贵吗?”
女人嘴上粘的到处都是肉泥,面对今天让她吃上饱饭的几人的询问,她耐心回答,
“基地找到一个肉类储存仓库,里面存量丰富,听说是战略储备物资,从二战时期囤下的僵尸肉,上流人士不乐意吃,给我们这些百姓吃,
吃就吃吧,只要能活着,能吃饱肚子,我们不嫌弃这是二战的,还是清朝的,或者是秦朝的。”
孟时晚沉思,“你听谁说的?”
“外面的传言都是这么说的。”
孟时晚不再言语,她盯着尸体回收站的门口,又有人抬着尸体过来。
那具尸体胸前有个血窟窿,显然是被人杀死的。
收尸体的人检查一下有没有死透,根本不在意人是怎么死的,确定死透后,给搬尸体的人一个罐头。
尸体则是冰冻起来,扔进后面的集装箱里。
集装箱是金属的,很高,看不见里面的情况,也看不见里面有多
第一卷 第343章 会看到黎明的-->>(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