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给西疆使臣的《蓝星诗词民生注》里,“离离原上草”旁还画着草原试种稻种的示意图。
    时念将书递到每位使臣手中,语气真诚:
    “这书里的每个案例,都是南齐百姓和十二国使臣一起琢磨的。”
    “文化是桥,能跨越语言隔阂;民生是路,得靠咱们一步步走出来。”
    “盼咱们常走常通,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陆襄也跑过来,给每位使臣送手绘小画。
    画着怡红院的灯笼和戏台,背面写着“常来玩”,惹得使臣们都笑了。
    “该走了!”
    巴图率先翻身上马,铜铃腰带叮当作响,对着怡红院众人挥手。
    “明年我带草原的奶酒来,跟你们换蓝星的诗词!”
    车马渐渐远去,铜铃声、马蹄声混着道别声消失在巷口。
    时念站在院门口,晚晴递来温姜茶:“念姐,他们还会回来的。”
    阿福挠头笑:“肯定会!”
    “巴图送新米,连舟运鱼,岩木学筑桥,明年怡红院更热闹!”
    五月初一的泉州港,晨光带着咸湿暖意。
    海风卷着渔腥味漫过码头时,数十艘渔船已列成排。
    最前头那艘新刷桐油的船格外醒目。
    船舷右侧刻着“怡红院赠”四个浅红大字,是陈阿牛上月让木匠刻的。
    陈阿牛穿洗得发白的青布短打,裤脚卷到膝盖,露出泡白的脚踝。
    
第447章 赠书传情盼常往,渔舟启航赴互贸-->>(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