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4章 戏台终章融大同,夜宴温情话民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有文化的共鸣,有家的温情,比任何排场都动人。

    连福点头赞同,目光落在戏台旁的“天下大同”匾额上。

    一旁的李睿勾着唇角,婉娘若见,定也会为这景象高兴。

    戏台灯光渐暗,使臣们仍围着浅醉、素心讨论剧情。

    怡红院姑娘们耐心解答,十二国语言混在一起,却透着相同的欢喜。

    暖夏往回走,阿福小心扶着,陆襄跟在旁边,还在小声唱《天下大同》的调子。

    晚风卷着桂香和琵琶余韵,漫过戏台与青石板,把跨文化的共鸣送进每个人心里。

    原来无论语言、地域如何不同,对“好日子”的向往、对“亲情”的珍视、对“互助”的期待,从来都是相通的,这就是“天下大同”最动人的模样。

    文盛之会最后一夜,盛京晚风裹着槐花香漫进怡红院,檐角灯笼早已亮得通透。

    怡红院的戏台被改造成宴饮场地,两侧挂着陆襄手绘的十二国风景图。

    西疆草原、北徐渔港、滇国山地,每幅图旁缀着小铜铃,风一吹叮当作响。

    混着飘荡的菜肴香气,把夜宴的暖融酿得格外浓。

    吴婶领着伙计往石桌上摆点心,精致的瓷盘里盛着怡红院小麻花、酥肉与奶茶。

    甜香漫开时,刚从驿馆赶来的使臣们都放慢了脚步。

    时念站在戏台中

第444章 戏台终章融大同,夜宴温情话民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