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泉州湾与张阿公描述的于家垄断时的冷清截然不同。
码头边停着十几艘渔船,桅杆上的渔网在阳光下发白。
渔民们互相招呼着“今日鲳鱼多,快去交易署”,连空气里都满是活气。
“到了!”
陈阿牛率先指向前方,声音满是自豪。
不远处“泉州海产公平交易署”的沉香木牌子格外醒目。
旁边还挂着块小木牌,用朱笔写着:
【今日海产指导价:鲳鱼十文/斤、带鱼八文/斤、虾子十二文/斤。】
交易署门敞开着,里面摆着青石桌。
渔民们排队捧着海产,署员拿着账本认真记录,没有半点“强买强卖”的影子。
“阿念,您看那署员!”
苏湄忽然指向最里面的桌子,时念望过去,竟是王思哲!
王思哲也瞧见他们,放下账本迎过来,腼腆地笑:
“念姐,昌阿公,你们来了!”
“我去年中举后,就申请来交易署做事……”
本来是想着留在盛京的交易署,后来因为泉州缺人,便跟了过来。
因为他也想要瞧瞧,他生命里的那束光,最初出现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模样。
时念笑着点了点头,想起当年他当年的模样。
如今……
竟也成了守护公平的署员。
时念的眼中满是欣慰:
“做得好,渔民们有你帮忙,我们也更放心了。”
正说着,头发花白的李伯捧着十斤鲳鱼过来,王思哲麻利称重算钱,递过去一百文。
“李伯,您点点,十斤鲳鱼,一百文。”
李伯接过钱,笑得眼角皱成褶:“不用点!有你在,错不了!”
他对时念感慨:“我这老骨头,终于能靠捕鱼给孙子买糖吃了!”
交易署里笑声此起彼伏,渔民们有的商量买蒙学班笔墨,有的说添新衣裳,曾被压得抬不起头的模样,早
第402章 泉州湾见证民生好,蒙学班传承正直魂-->>(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