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时念亲手抄录的蓝星诗集,里面夹着几片盛京的槐叶。
    她想让时舟和苏昭,也看看她这些年待的地方。
    “念姐,院里有我们呢,您放心去。”
    浅醉扶着车帘,眼里虽有不舍却满是支持。
    “等你回来,咱们的《泉州雪》定能演得满堂彩。”
    时念点头叮嘱几句,便和苏湄、昌阿公、陈阿牛一起上车。
    昌阿公到底还是拒绝了时念的挽留,他说:
    “老话说得好,落叶归根,我这老叶子啊,终究还是要埋在泉州的泥土里。”
    马车驶离孔迩街时,时念掀开车帘往后望。
    怡红院的灯笼还亮着,檐角的诗签在晨风中轻晃,像是在送她远行。
    半月路程,从盛京槐叶渐黄,到沧州稻浪翻金,再到泉州海风裹着咸意。
    风景一路行一路变,而马车里的话题却总绕着泉州。
    昌阿公坐在车角,手里摩挲着块泉州港的海贝,说:
    “当年二姑爷常蹲在石上看渔民卸货……”
    苏湄手里拿着一本书,一页页念给昌阿公听。
    陈阿牛则天天数着日子,他说:
    “到了泉州,让你们尝尝我家夫人煮的鱼汤,还有我家那小子,最近学会了不少诗词,可喜欢显摆了。”
    马车终于在泉州湾老码头停下,海风裹着潮湿的暖意扑面而来。
    李睿早已派人等候,领着他们往海湾西侧的山坡走。
    那里是时舟和苏昭的合葬墓。
    墓是李睿去年派人来修葺的。
    没有华丽石碑,只用泉州青石砌了简单墓冢。
    碑上刻着“晋江前主簿时公舟、淑人苏氏昭之墓”,落款是“女时念立”。
    墓前摆着新鲜白菊,也是李睿派人事先换的。
    旁边还放着块刻着“海晏河清”的海石还有许多食物,都是是泉州渔民特意送来的。
    他们说:
    “时主簿当年护着咱们捕鱼,现在该让他看着泉州湾的好日子。”
    时念走过去,蹲在墓前,轻轻将怀里的《蓝星诗词集》放在碑旁。
    诗集是线装的,封面
第401章 认亲名归赴泉州,墓前诉愿告忠魂-->>(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