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信使离开,暖阁内又恢复了寂静。
连福看着南齐帝紧绷的侧脸,小心翼翼地劝道:
“陛下,文盛之会关系南齐颜面,乃是当前要紧之事,怡红院的事……要不先放放,等会后再从长计议?”
南齐帝沉默半晌,终是点了点头。
文盛之会容不得差错,至于怡红院。
他拿起案上的密信,指尖在“蓝星文化”那几个字上顿了顿,一个模糊的念头忽然冒了出来。
若是让时念牵头准备“文化信物”呢?
她既懂蓝星文化的精髓,又深得百姓认可,若能将蓝星“民为本”的理念融入南齐传统文化。
既能在文盛之会上展现新意、打动各国使臣。
又能把她的注意力从“民生事务”转移到“文化展示”上,削弱她在民间的进一步渗透,可谓一举两得。
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不妥。
时念若是借文盛之会的机会,进一步扩大蓝星文化的影响力,岂不是更难制衡?
他捏着密信,陷入了新的纠结。
“连福,传乔章林进宫。”南齐帝忽然开口。
乔章林是时念一手扶持起来的寒门官员,既懂蓝星文化,又熟悉朝堂规矩。
或许能从他口中探探时念的心思,也能听听他对“蓝星文化作信物”的看法。
半个时辰后,乔章林穿着翰林院官服走进御书房阁。
见南齐帝案上同时摆着北徐的信函和怡红院的密信,心里便有了几分猜测。
“乔爱卿,”
南齐帝指了指案上的密信,开门见山:“怡红院在各州府的动静,你可知晓?”
乔章林躬身回话,语气坦诚:“臣知晓。”
“时老板推动泉州寒门学费试点、资助青州戏院排演民生戏,皆是为了帮百姓办实事、助寒门有出路,并无半点私心杂念。”
“朕没说她有他心。”
南齐帝摆了摆手,将北徐的信函递过去:
“文盛之会需选举办地,需准备代表性文化信物,你觉得……”
“蓝星文化能否作为南齐的信物之一?”
乔章林接过信函,快速浏览后眼睛一亮,语气带着几分难掩的激动:
“陛下英明!蓝星文化中的理念,恰能体现南齐近年重民生、兴寒门的国策,比单纯展示旧典更有新意,也更能打动各国使臣。”
毕竟民生福祉,是各国共同的追求。
“时老板若能牵头筹备,定能将蓝星文化与南齐传统结合得恰到好处,让各国使臣眼前一亮!”
南齐帝看着乔章林真切的眼神,心里的念头渐渐清晰。
他沉吟片刻:
“既然如此,那你去跟时念说,让她负责筹备文盛之会的文化展示事宜,所需银钱、人手,可直接向户部申
第371章 帝王忧怡红势盛,文盛会委以重任-->>(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