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0章 创世实验(三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他命令护教军继续保持最高警戒,轨道炮击授权也依旧有效。

    他需要长时间观察这个新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它是否会与死亡世界原本的恶劣环境产生不可预知的冲突。

    创造的力量已然展现,但它是否能被完全驾驭,仍是未知数。

    ——

    陈瑜没有急于进行下一步更激进的实验。

    他暂停了所有主动干预,将观测模式调整为长期监控,仔细追踪着峡谷内新生生态系统的演化。

    这颗星球在帝国的分类中是标准的死亡世界——完全不适宜人类生存。

    其轨道过于靠近恒星,导致地表温度常年居高不下。

    更致命的是,行星内部的地核早已冷却,失去了活跃的磁场和有效的地质活动。

    这导致星球无法维持厚重的大气层,稀薄的空气无法阻挡恒星的致命辐射,也无法有效保持热量,造成了昼夜极端温差和全球性的荒漠化。

    在这里,连最顽强的地衣都难以自然存活。

    然而,创世粒子的力量,强行在这片被宇宙法则判定为“死域”的土地上,撕开了一道生机勃勃的口子。

    在持续的观测中,陈瑜注意到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

    最初按照标准类地行星模板播种下去的植被,在峡谷的特殊环境下,开始显现出适应性演化的迹象。

    一些植株的叶片颜色变得更深,甚至偏向暗紫色,这可能是为了在强紫外线环境下更好地保护自身。

    它们的叶片表面也似乎增厚,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尽管有能量场维持着峡谷内部的局部环境稳定,但死亡世界本身的严酷底色,依然在潜移默化地施加着选择压力。

    这表明,创世粒子并非仅仅是将预设的蓝图僵硬地投射到现实中。

    它创造的生命,依然遵循着基本的生物规律,能够在生成后,根据实际环境进行有限的调整和演化。

    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意味着这项技术并非死板的复制,而是能够催生出具有环境适

第350章 创世实验(三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