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1章 历史与文化(五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庞大的机械身躯在阅览区内显得格外突出,但他的到来并未引起什么额外的关注。

    通过被授权的访问权限,他开始系统地下载和解析瓦肯文明公开领域的知识体系。

    这些信息确实不涉及军事机密或尖端科技,但却包含了瓦肯哲学、基础科学、历史年鉴和社会学研究的海量数据。

    他注意到瓦肯人的知识架构强调严谨的分类与因果关联。

    每个理论都伴随着详尽的推导过程和反证案例,甚至包括那些已被证伪的旧理论也被完整保存,作为逻辑演进的一部分。

    这与联邦知识库中更注重实用性和跨学科融合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在自然科学领域,瓦肯人对量子物理和时空结构的研究有着独特视角。

    他们某些早期的理论模型虽然已被更完善的联邦理论取代,但其推导过程中展现出的纯粹逻辑美感让陈瑜颇为欣赏。

    特别是他们关于心灵感应的数学模型,虽然在这个低灵能背景的宇宙中无法完全验证,但其理论框架本身却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历史文化档案则揭示了瓦肯人从情感奔放到崇尚逻辑的转变过程。

    最让陈瑜感兴趣的是瓦肯人对“IDIC”(无限组合无限多样性)哲学的阐述。

    这一理念既强调逻辑的普适性,又承认宇宙中存在无穷的变化形式。

    某种程度上,这解释了他们为何能相对开放地与联邦及其他外星文明共处,尽管他们自身的社会显得如此内敛和统一。

    数日的访问期间,陈瑜安静地坐在知识库的指定区域,从未断开自己与知识库的连接。

    他的传感器记录着信息流,而处理核心则在不断比对、整合这些新知识与他已有的数据库。

    偶尔他会向知识库管理员提出澄清性问题,但始终严格遵守着访问权限的边界。

    这些瓦肯的公开知识,虽然不涉及任何敏感技术,却为他理解这个宇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他开始更清晰地把握星际联邦与瓦肯文明之间的异同,也对自己未来可能进行的技术交流有了更具体的构想。

    当访问结束时,陈瑜向沙瑞克大使表达了符合社交礼仪的感谢。

    他的数据库里已经新增了关于这个红褐色星球的深刻理解。

    这些知识暂时还看不到直接应用,但对一位探索贤者而言,理解一个文明的本质,其价值从来都不容小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