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迸射,破片横飞!这一次,清军厚重的铠甲在如此近距离的爆炸面前,显得脆弱了许多!残肢断臂混合着甲胄碎片被抛向空中!
但是,清军也早有准备!一些手持重武器的“噶布什贤”(骁骑营中的精锐突击兵)下马,顶着爆炸和射击,疯狂劈砍车阵的薄弱处,甚至用身体堵住射击孔,为后续同伴创造机会!
战场彻底陷入了混乱与血腥的泥潭。车阵前方,人马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浸透了泥土,形成了一片可怕的死亡地带。
双方士兵在这狭小的空间内,用火枪、长矛、战刀、斧头、乃至拳头和牙齿,进行着最原始的搏杀。
在这场铁与血的碰撞中,无数英雄展现了他们的勇武。
华夏军方面,一名叫铁柱的掷弹兵什长,在身边的战友相继倒下后,独自守着一处被清军劈开的车阵缺口,连续投出十几枚“***”,炸死了数十名试图涌入的清军,自己最终被一枚投掷进来的燃烧罐点燃,化作了一个火人,仍咆哮着抱住一名冲进来的清军军官,同归于尽。
清军方面,一名叫巴图的噶布什贤骁骑校,身披三重重甲,挥舞一柄巨大的狼牙棒,连续砸毁了三辆偏厢车的连接部,身中十数弹和多处创伤,仍死战不退,最终被集火击毙,他的尸体周围,倒下了十余具华夏军士兵的遗体。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又从中午鏖战至夕阳西下。广阔的战场上,硝烟弥漫,尸横遍野,伤者的哀嚎声此起彼伏。
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也承受了惊人的伤亡。战车阵前,清军重骑的尸体层层叠叠,而车阵本身,也多处破损,摇摇欲坠。
李定国和鳌拜都意识到,再打下去,只能是两败俱伤。几乎在同一时间,双方阵营中都响起了代表收兵的金钲之声。
浑身浴血、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如同潮水般缓缓脱离接触,退回各自的阵营。
战场上,只留下无数倒伏的旗帜、损毁的车辆、以及那些永远沉默了的战士。
这一日,钢铁与火焰的碰撞,未能决出真正的胜负。
满清重骑未能凿穿华夏军的车阵,而华夏军也未能凭借车阵大量歼灭这支清军最核心的突击力量。
双方旗鼓相当,各自付出了数千人伤亡的惨重代价。夕阳如血,映照着这片修罗场。
无论是李定国还是鳌拜,心中都清楚,淮海决战的胜负,远未到揭晓之时。明日的战事,将走向何方,无人能够预料。但经此一役,双方都对彼此的实力,有了更深切、更残酷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