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0章敌后尖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敌后战场?”一些习惯于正面列阵交锋的将领面露疑惑,这个词汇对他们而言有些陌生,甚至显得不够光明正大。

    “没错!敌后战场!”向拯民目光灼灼,仿佛已穿透地图,看到了那片无形的战场,

    “就像一把把淬毒的尖刀,悄无声息地插进敌人的心脏!让他们防不胜防,永无宁日!正面大军是铁拳,敌后尖刀就是暗刺!这明暗相辅,虚实相生,将是我们最终赢得这场战争、光复华夏河山的关键!”

    战略方向既定,一个代号为“星火”的绝密计划开始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紧锣密鼓地筹备。

    向拯民亲自从各军严格遴选了三百名精英。他们有的是身手矫健、经验丰富、多次在生死边缘徘徊的老兵斥候;

    有的是精通地方方言、熟悉山川地理、能在陌生地域如鱼得水的本地子弟;

    有的是头脑灵活、机变百出、善于伪装融入各种环境的机灵鬼;甚至还有几个身怀绝技、懂得爆破、医术、打造器械等特殊技能的匠人。

    共同点是:对华夏光复事业无限忠诚可靠,意志坚韧如钢,具备极强的独立生存、判断和作战能力。

    在武昌郊外一处人迹罕至、戒备森严的隐蔽山谷营地,为期三个月的“魔鬼特训”开始了。总教官只有一个——向拯民本人。他深知,这些战士将面临的,是比正面战场更为凶险复杂的局面。

    他将自己掌握的部分超越时代的特种作战理念,与这个时代的实际条件、技战术水平巧妙结合,为这些未来的敌后尖刀量身定制了极其严苛的训练科目:

    敌后生存: 如何在荒山野岭、敌占区腹地,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长期野外求生,辨别可食用植物、捕猎、寻找安全水源、设置陷阱捕捉猎物或预警。

    隐蔽与伪装: 学习利用夜色、地形地物潜行匿踪,制作利用草木、泥土的简易伪装,扮演不同身份(行商、流民、僧道、乞丐、工匠)所需的神态、语言、行为细节,如何混入敌占区城镇而不露破绽。

    情报搜集与传递: 如何敏锐观察、准确记忆、快速绘制简易地形图和布防图,如何使用密写药水、约定暗号、设置“死信箱”(秘密情报传递点)等原始而有效的情报传递方法,确保信息链不断。

    小分队战术: 三人、五人小组的精密协同作战,突袭哨所、伏击小队、破袭桥梁仓库、遭遇战快速脱离等战术的配合演练,强调无声战斗和一击即走。

    特种装备使用: 熟练使用改进后更短小精悍的燧发短铳、强力的淬毒手弩、锋利的精钢匕首、攀爬城墙屋宇的飞爪索钩,以及学习制作和使用简易爆炸物(如改进威力的炸药包)和***(猛火油罐)。

    心理与抗压: 通过反复灌输民族大义和必胜信念,结合极端环境下的极限训练(如长时间孤身荒野、模拟被围捕),锤炼战士们在孤立无援、身处绝境时保持冷静、做出正确判断和坚持到底的钢铁意志。

    训练极其严酷,甚至可以说是残忍。野外生存训练,让他们在深秋的深山里与野兽争食,茹毛饮血;

    抗审讯训练,模拟被俘后可能遭遇的各种酷刑(鞭打、水刑、饥饿、精神折磨),考验其生理心理极限,确保即使被捕也绝不吐露机密;

    实战对抗演练,使用的虽然是未开刃的武器和特制的、裹了石灰粉的训练弹,但拳拳到肉,刀风凛冽,受伤挂彩、鼻青脸肿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险象环生。

    有人因意志崩溃或身体无法承受极限而被无情淘汰,但更多的人,在向拯民近乎苛刻的要求和他本人始终以身作则、同甘共苦的带领下,咬碎牙关,凭借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故土的忠诚,硬生生挺了过来。

    三个月的风吹日晒雨淋,他们的皮肤变得黝黑粗糙,如同饱经风霜的岩石,

第70章敌后尖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