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章新政三令:向拯民安武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武昌城的夏末,依旧带着长江水汽蒸腾出的闷热。但比起月前城头变幻大王旗时的恐慌与死寂,如今的武昌街头,已然多了几分活气,一种小心翼翼、试探着重新燃起的生机。

    原湖广巡抚衙门,如今挂上了“华夏军武昌留守府”的牌匾。衙门前宽阔的广场上,一夜之间立起了三块巨大的木制告示牌,蒙着醒目的红布。这一不寻常的景象,吸引了无数百姓远远围观,交头接耳,猜测着这位新主君又要颁布什么新的律令。

    日上三竿,一队精神抖擞的士兵小跑而来,在告示牌前肃立。随即,向拯民在一众文武的簇拥下,大步走上了临时搭建的木台。他今日未着甲胄,只穿了一身藏青色的常服,身形挺拔,目光沉静。在他身侧,雪魄安静蹲坐,威仪自成,琥珀色的眼眸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竟让有些骚动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

    没有繁琐的仪式,向拯民走到台前,声音清朗,透过初夏的空气,清晰地传遍广场:

    “武昌城的父老乡亲们!”

    只一声称呼,便让许多心存隔阂的本地士绅和百姓微微一愣。不是“子民”,不是“黔首”,而是透着些许亲切的“父老乡亲”。

    “自我军入城以来,承蒙各位信赖,市井渐复,人心稍安。然,乱世求生,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日,在此颁布三令,望与武昌上下,同心协力,共度时艰,开创一番新气象!”

    他话音一顿,猛地挥手:“揭榜!”

    士兵应声扯下红布。三块巨大的木牌上,用遒劲的楷书,写着三条简明扼要的政令:

    其一:减免武昌府全境,本年夏、秋两税!

    其二:严令保护城中所有手工业作坊,匠户按技艺评定等级,由官府登记造册,一体保护,不得侵扰!

    其三:即日兴办‘武昌学堂’,凡适龄孩童,不论出身,皆可报名入学,免束脩,学堂设‘格致’新课,授天地万物之理!

    三条政令,如同三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人群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减免赋税!还是夏秋两税全免!这对于在明末苛捐杂税下苦苦挣扎的平民百姓而言,不啻于久旱甘霖!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许多老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场就要跪拜,被维持秩序的士兵连忙扶起。

    保护工匠?这在“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时代,简直是破天荒的事情!围观的匠户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世代被视为“奇技淫巧”,何曾受过官府明令“保护”?有人搓着手,眼眶发红,喃喃道:“这……这真是……”

    而第三条,兴办学堂,还免束脩,更是打破了知识的壁垒。不少贫寒家庭的父母,看着身边懵懂

第49章新政三令:向拯民安武昌-->>(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