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微微一笑,目光中流露出赞许之色:“如果说《追风筝的人》是远儿走出书房,拥抱整个世界。”
“那么这部新作,就是他回归内心,审视灵魂的宇宙。”
记者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话术继续提问:“所以这是一部非常‘私人’的作品?这是否意味着格局的收缩?”
唐老摆了摆手:“事实上,这正是一种常见的误解。”
“文学的格局,从不以题材的公私来划分。”
“这本新作提出的命题,关于个体的尊严,情感的建构,以及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最积极的影响,依旧是普世的意义。”
记者微微一顿,最终还是念出了今天的重头戏:
“唐老,我们了解到这部作品触及了青少年间的情感,这是否会引发关于‘早恋’的担忧?”
唐老神色严肃,语气变得斩钉截铁:“这正是我必须重点澄清的一点。”
“如果读者,尤其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将这部作品简单地理解为‘描写早恋’,那将是一种巨大的误读,更是对作者初衷的亵渎。”
“这部作品真正歌颂的,不是青春期的荷尔蒙冲动,而是一种名为‘积极的慕恋’的宝贵情感。”
“它指的是,一个个体因为对另一个个体优秀特质的真诚欣赏,而在内心激发出一种‘我想要变得更好’的强大内驱力。”
“这种情感的本质,是自尊、自律与自我超越。”
“……”
唐老开始侃侃而谈,不知道说了多久,才停了下来,开始收尾。
“因此,我认为这部作品非但不应被禁止,反而应该被推荐。”
“它是绝佳的情感教育读本,它让我们去思考如何引导青少年将朦胧的情感,转化为人生道路上积极的力量。”
记者保持着职业素养,面上挂着亲切的微笑,但实际上内心早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顾远到底是写了什么?甚至需要动用泰斗级人物来为这本书提前定调,预防风险?”
末了,唐老语气放缓:“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是远儿创作生涯的成人礼。”
“它比前作更勇敢,更坦诚,也因此更具生命力。”
……
第137章 创作成人礼-->>(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