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0章 将军,带我们走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新的主力已经撤了,让他多待两日又有何妨?

    刘协心里委屈巴巴。

    姑父,你真走啊?

    次日,徐荣、吴匡等人再次来见张新。

    徐荣的脸色很不好。

    孟津一战,张新收降了约八千西凉兵,其中骑兵四千,步卒四千。

    雒阳一战,又有万余西凉兵投降。

    这一万八千多的西凉兵,此时愿意跟着张新走的,只有不到三千。

    毕竟他们的家都在凉州,距离青州少则两千五百里,多则三四千里。

    实在是太远了。

    吴匡那边倒是好一点,一共带了六七千人过来。

    北军在何进时代,就已经不足万人。

    从刘宏驾崩到董卓进京,中间也就四个月的时间,那会何进忙着政斗,根本没有时间补充兵力。

    南宫之变,北军和西园军杀了一场。

    长安之战,他们又和西凉兵杀了一场。

    尤其是长安这一战,北军和西园军装备极差,面对甲兵齐全的西凉军,伤亡十分惨重。

    两万五千西园军加上八千多北军,原本有三万三千余人。

    经过这两场大战后,只剩下了万余人。

    这万余人中,大部分人都愿意跟着张新走。

    毕竟从青州到河南尹并不算远,再加上张新曾任上军校尉,又与何进有旧,在两军中也有一定的威望。

    他们相信,以张新之能,迟早有一天可以带着他们返回家园。

    但也有少部分人觉得,张新这一走,未必还能回来。

    河南那边已是一片废墟,倒不如留在长安继续生活。

    反正自古以来,清算清的都是中高层将领,还没听说有谁会去清算士卒的。

    王允除外。

    至于长安守军内部,除了几个将领害怕董卓报复,带了些亲卫过来,基本就没人了。

    “我知道了。”

    张新得知西凉兵只有不到三千人愿意跟他走,脸上无悲无喜,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让徐荣去兑现承诺,给要走的西凉兵每人都发了一年的军饷。

    当然了,西凉兵人可以走,武器装备肯定是要留下的。

    那些留下的装备,正好可以拨给吴匡他们。

    “诺。”

    徐荣依照张新之言,去给西凉兵发钱。

    西凉兵见张新信守承诺,又思及他的恩德,不少人心中感动,当场就表示不走了。

    发完钱,又有千余西凉兵留了下来。

    哪怕是那些不愿留下的人,拿了钱之后,也遥遥向张新所在的方向下拜,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张新整理好这万余大军,最后看了长安城一眼,带着吴匡等人的家眷,领兵缓缓退向郑县。

    董卓得知张新彻底走了之后,大喜过望,连忙令西凉兵出宫,重新控制长安城防。

    随后,便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屠杀。

    牛辅拿着小本本,挨家挨户的上门。

    小本本上写的都是张新刚来那天,派出家仆门客到处联络的官员名单。

    这些官员被牛辅请到董卓那边喝茶。

    董卓先是召集百官,举办宴会,然后将这些官员的舌头割了下来,再断其手足,凿其眼目。

    折磨够了之后,以镬煮之。

    镬,就是大锅。

    这些官员虽被断肢、挖眼、割舌,但短时间内也死不了。

    此时被丢到锅里活煮,忍不住发出剧烈的哀嚎。

    董卓哈哈大笑,又趁他们尚未被煮死的时候,令人活剐其肉,分给百官来吃。

    百官战栗不止,手脚冰凉。

    不少人想吐却又不敢,生怕董卓也把他给煮了,只能强行忍耐,面目扭曲。

    煮完一个,又一个。

    此人在被割舌之前,长叹一声,说出一句在场所有人心里都想说的话。

    “悔不该劝阻宣威侯也......”

    比起吴匡等人,百官在明面上并没有什么把柄,因此他们也就没有像吴匡一样,跟着张新一起走。

    鬼知道董卓这脏东西手里竟然还有小本本?

    早知如此,他们就不骂张新了。

    此次董卓一共抓了百余名官员,全部煮了。

    他自己吃不下,就分给门外的西凉兵吃。

    坐在席位上的百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董卓和西凉兵吃的满嘴流油。

    “这帮文臣的肉,是酸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