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选择。”
“是!”苏珩领命,随即又有些犹豫地问道,“老师,那子婴……如何处置?毕竟他是……”
“他若聪明,就该知道自己只是个傀儡,早日认清现实,或可保全性命富贵。若执迷不悟……”李默没有说下去,但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在争霸天下的棋局中,亲情有时是最奢侈也最危险的负担。
苏珩心中一凛,不再多问,躬身退下。
处理完陇西事务,李默的注意力再次回到了实验室。他的目光投向了那个已经初具雏形的、结构古怪的机器——基于火花隙发射原理的原始无线电发报机。
几个核心工匠正围着它,进行最后的线路检查和天线连接。根据李默的理论,这台机器将通过天线向空中发射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而另一台配备了矿石检波器和耳机的收报机,则能在一定距离外接收到这些电波,并将其转换成“滴答”声,通过莫尔斯电码(李默提前“发明”并教授)来传递信息。
理论很完美,但实践如何,无人知晓。
“老师,一切准备就绪。”负责此项目的匠师紧张地汇报。
李默点点头:“开始吧。发射机设在院内高塔。收报机……放到城西十里外的烽火台。测试内容,就发‘格物致知’四个字的电码。”
命令下达,整个实验室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信息能否跨越十里,无需线路传递?这在他们看来,近乎仙法。
高塔上,工匠按照指令,合上了电闸。发射机内部,高压电在火花隙间跳跃,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无形的电磁波以光速向四周扩散。
与此同时,城西十里外的烽火台内,一名年轻的格物院学徒,戴着巨大的耳机,全神贯注地调整着矿石检波器的触须。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戈壁的呜咽声。
突然,耳机里传来一阵极其微弱、但清晰可辨的“滴答”声!
学徒浑身一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强压住激动,颤抖着手,按照熟记于心的密码本,将那一连串长短不一的信号记录下来。
—— ·——· —— —— ·—· ——— —·—· —· ·—··
(G E W U Z H I Z H I)
片刻后,一匹快马从烽火台疾驰而出,冲向宣威城格物院。
当那张写着“格物致知”四个墨字的纸条被送到李默手中时,整个实验室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工匠们相拥而泣,激
第88章:无形电波与陇西归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