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破局与发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多年了,据说早年工商所年检时,他帮过一位老所长的忙,所以跟所里人多少有点交情。

    昨天他把刀螂拉到巷子里,手里叼着个铜制烟斗,烟丝的味道混着霉味飘过来,慢悠悠道:

    “你别跟林凡较劲了,人家上周去工商所办营业执照延期,跟刘科长聊了半个多小时,还主动提了商业街的安全问题 ——

    你再闹,万一被当成‘黑恶势力’抓了,划算吗?

    你那两个小弟还在上学,不怕留案底?” 当时刀螂还不服气,梗着脖子说 “他能奈我何”,现在看到检查的阵仗,才算彻底怂了。

    从那天起,“笑笑宝贝屋” 周围那些鬼鬼祟祟的身影没了,晚上也听不到石子砸玻璃的声音,连巷子里那盏坏了半个月的路灯,都被市政工人修好了,暖黄色的光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

    笼罩在 “笑笑宝贝屋” 上空的阴云,似乎暂时散去了。

    王猛 —— 林凡的合作伙伴,总爱穿件蓝色运动服,帮着看店兼送货 ——

    抱着一摞刚到的童装外套冲进店里,嗓门比平时大了三分:

    “凡子,你这招太绝了!早上我在巷口碰到刀螂,他本来想跟我瞪眼,一看我往你店这边走,扭头就进小卖部了!”

    他说着就要拍林凡的肩膀,却见林凡正对着电脑里的销售数据皱眉。

    “你别高兴太早,” 林凡指着屏幕上的柱状图,声音沉了些,“这半个月因为骚扰,咱们的销售额比上个月少了 15%——

    上个月卖了 8 万,这个月才 6.8 万,光连衣裙就积压了 40 多件,本来夏天是连衣裙的旺季,现在都挂在货架上没人问。

    而且刀螂心里肯定还记恨,钱老西也没放弃想抢咱们的乡镇集市渠道 —— 上周我去河湾镇赶集,听说他跟集市管理员打听咱们的摊位呢。”

    他想起前阵子听商户协会的人说,城西有家叫 “童乐坊” 的童装店,就是因为被竞争对手长期骚扰,没及时找官方帮忙,最后客源流失,不到半年就关门了 ——

    他现在能稳住,靠的是官方的威慑,不是自己真的有能压住对方的实力。

    危机暂时解除,林凡把全部精力重新投入到店铺的经营和 “笑笑” 品牌的发展上。

    之前开拓的乡镇集市渠道,如今走得越来越顺:

    每个月去周边三个乡镇赶大集 ——

    红星镇逢每月初二、初七,柳溪镇逢初五、初十,河湾镇逢每月十五、二十,每次都要凌晨五点起床,开着那辆二手面包车装货,带去的纯棉童装;

    防滑学步鞋总能卖空,上个月的集市销售额甚至突破了 2 万元,比开店初期的 1 万元翻了一倍。

    他还特意做了顾客调研,找了 30 多位乡镇家长聊天,发现他们更在意童装的耐穿性和性价比 ——

    比如孩子爱爬爱跑,裤子膝盖处容易磨破,于是跟 “蓝天童装厂” 的王经理定制了一批 12 盎司加厚耐磨的牛仔裤,裤脚缝了三道加固线,腰头还加了松紧带;

    刚到货就订出去了三十多条,其中有位张阿姨一次性订了 5 条,说 “给我家三个孙子一人两条,耐磨的能穿到冬天”。

    最近,他又开始琢磨市区的代销点 ——

    上周六他特意关了半天店,去市区考察了两个商圈:老城区的钟楼商圈工作日每天人流量约 3000 人,周末能到 5000 人;

    周边还有一所实验小学,但是临街 15 平米的店铺租金每月要 8000 元,还得押三付一,超出了他每月 6000 元的租金预算;

    新开发的滨河商圈租金只要 4500 元,同样 15 平米的店铺,押二付一即可,虽然现在每天人流量只有 800 人,但周边有三个新建小区 ——

    滨河壹号、水岸家园、幸福里,共 2100 多户,开发商说下个月开始交房,入住的大多是 30 岁左右的年轻夫妻,商户协会的人统计过,这类家庭有小孩的比例能到 60%;

    而且小区门口还规划了一个幼儿园,未来潜力大。他把两个商圈的人流早中晚数据、租金付款方式、周边配套(钟楼有小学但停车难,滨河有停车场但餐饮少)都记在蓝色封皮的笔记本上,晚上关店后反复对比,还画了个简单的收支预估表。

    一天晚上,送走最后一位顾客 ——

    

第四十七章:破局与发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