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巧拆联盟,依法护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帮隔壁装修店刷墙蹭的。

    旁边服装店的陈老板正好在门口整理衣架,塑料衣架碰在一起叮当作响,

    全程看在眼里,后来还主动在证人签字栏里写了详细经过,连刀螂说话的语气都记了下来:

    “那小子贴的时候还哼着歌,说‘让他再开,开不下去才好’……”

    林凡把这些材料仔细复印了一份,复印机的灯光是冷白色的,照在纸上,字显得格外清晰。

    又手写了一份《情况说明》,笔尖是黑色的中性笔,写得工工整整,没有一点涂改。他特意在里面用红笔标注:

    “自 9 月 28 日至 10 月 18 日,持续骚扰已导致本店客流量下降 30%—— 以往周末平均能有 50 多位顾客,有的是来买教辅的学生,有的是来翻旧书的老人,现在只剩 35 位左右;

    近两周营业额

    从之前的每周 6000 元,降到了 4200 元,减少 1800 余元。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本店合法经营,

    更让不少家长不敢带孩子来文化街,上周有位妈妈跟我说‘怕孩子被吓着’,连街尾的文创店都反映客流少了,店里的陶艺体验课都没人报了,破坏了整条街的营商环境。”

    下午两点,林凡拿着材料来到区工商所。这栋四层小楼刚翻新过,外墙是浅灰色的,门口挂着 “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商户权益” 的红色横幅,风吹得横幅边角飘动,像在招手。

    负责市场秩序的刘科长今年 52 岁,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两鬓的白发比头顶多,接过文件夹时,手指上还沾着刚写材料的蓝墨水,指腹上有常年握笔磨出的茧子。

    他戴上黑框老花镜,镜腿有点松,用透明胶布缠了一圈,一页页仔细看,眉头越皱越紧,眉间的竖纹像刻出来的 ——

    厚厚的 17 页记录,时间跨度从 9 月底到 10 月中旬,几乎每隔两三天就有一次事件,不是偶然的口角,而是有针对性的恶意骚扰:

    比如 10 月 10 日那次,刀螂故意在书店门口倒了一桶脏水,水里还飘着菜叶,正好泼在来买参考书的高中生裤脚上;

    那学生穿着蓝色校服裤,湿了一大片,站在门口红了脸,后来再也没来过;10 月 12 日,还故意把自行车停在书店门口;

    车把歪着,挡住半个入口,车座上还沾着灰,直到傍晚才慢悠悠地推走,期间有三位顾客想进来,都被自行车挡了回去。

    “小林,你反映的情况很具体,也很严重。”

    刘科长把材料放在桌上,手指在《情况说明》上的 “客流量下降 30%” 处敲了敲,指甲盖有点泛白,语气严肃却透着底气,

    “维护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是我们工商所的核心职责,不能让老实人受委屈。

    你放心,今天下班前,我们会和辖区派出所的治安组对接,明天一早就派人去文化街调查取证 ——

    上个月我们刚处理过小吃街的恶意骚扰案,是张记饺子馆雇人堵李记馄饨铺,不仅往馄饨汤里扔假发丝,还故意在门口放小鞭炮,炸得满地红纸,吓哭了旁边卖糖葫芦的小孩。

    最后查出来后,涉案的 3 个人不仅赔了李记 8000 块损失,还被治安拘留了 5 天,张记老板也被警告,要是再犯就吊销营业执照。

    该罚的我们绝不会轻饶,绝不让这种歪风邪气影响市场。”

    他顿了顿,从抽屉里拿出一张黄色的值班电话纸条,纸有点薄,边缘有点卷,用钢笔在上面圈出重点号码,字迹力透纸背:

    “你回去正常开门做生意,要是再遇到他们闹事,别跟他们正面冲突 —— 刀螂那帮人之前在别的街也闹过事,有次还动手推过卖水果的商户,把苹果都推撒了。

    你直接打这个值班电话,我们所里 24 小时有人值班,保证 15 分钟内派人过来,绝不会让你一个人扛着。”

    听着刘科长斩钉截铁的话,林凡心里那块悬了近一个月的石头终于落了半截,胸口像卸了重担,连呼吸都顺畅了。

    他走出工商所的时候,正好遇到工作人员抱着一摞 “维护市场秩序” 的宣传册,绿色的封面,上面印着白色的字。

    风把宣传册吹开一页,“保障个体工商户合法经营,共建良好营商环境” 的黑色粗体字格外显眼,字的边缘还印着小小的星星图案。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值班电话纸条,纸条有点皱,是牛皮纸的,指尖捏着,能感受到纸的厚度,心里透着稳 ——

    至少现在,他不用再一边守着书店,一边提心吊胆地盯着门口,怕刀螂突然闯进来掀摊子,怕顾客被吓跑,怕女儿画的小猫招牌下,再也没有笑着进来的人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