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教谕三试惊真才,文萱心动赠私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身的记忆碎片,

    假的是将学问来源推给“梦中思索”和“自学”,

    既解释了来源,又渲染了身世凄苦与求学艰难,更能激发同情。

    果然,此话一出,场内不少寒门学子面露戚戚之色。

    他们深知读书之难,对一个无依无靠、甚至失去自由身的书童而言,其艰难更是百倍!

    帘幕之后,赵文萱早已听得心潮澎湃,美眸中异彩连连。

    那“梦中咀嚼”四字,更是让她心头一颤,

    仿佛看到无数个深夜里,那清瘦少年就着微弱灯火或冰冷月光,与先贤灵魂默默对话的孤寂身影。

    一股混合着敬佩、怜惜与难以言喻的欣赏之情,在她心中汹涌弥漫。

    刘老翰林默然良久,看着台下虽躬身却脊背挺直的少年,终于长长叹息一声:

    “‘梦中咀嚼’……好,好一个‘梦中咀嚼’!

    身陷泥淖,心向圣贤。

    难得,实在难得!”

    他没有再追问。

    有些事,已不必再问。

    此子之才,此子之心性,绝非张诚所能驾驭,甚至这沭阳县,也未必是其久留之地。

    赵教谕亦缓缓点头,心中已然明了。

    他看了一眼脸色灰败、眼神躲闪的张诚,

    又看了看静立如松的苏惟瑾,一个念头逐渐坚定。

    诗会终在一种极其复杂的氛围中散去。

    苏惟瑾随着心神不宁、羞怒交加的张诚离开刘府,走向那必然到来的风暴。

    而在他们离去后,赵教谕对身边老仆低声吩咐了一句:

    “去,仔细查查那苏小九的底细,特别是他祖上的情况。

    另外……寻个机会,不着痕迹地,将我那本《十三经注疏》……‘借’给张诚。”

    老仆心领神会,躬身退下。

    赵文萱立于父亲身侧,望着那消失在街角的青衣背影,悄然握紧了袖中一本厚厚的手抄札记。

    那里面,是她多年研读经史的心得与疑问。

    “苏小九……”

    她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清丽的脸庞上闪过一丝决然。

    “你的才学,不该被埋没。”

    风已起,云渐涌。才女心动赠私札,教谕暗探生惜才。

    而此刻,对即将面临的狂风骤雨尚不知情的苏惟瑾,

    只是默默跟在暴戾的主人身后,

    超频的大脑已在冷静规划着下一步

    ——如何利用这刚刚获得的关注,

    以及……在这暗流涌动中,为自己和妹妹,搏出一条生路!

    苏惟瑾凭借真才实学初步赢得了教谕的赏识和才女的青睐,一丝希望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

    然而,他能否预知张诚归途必然爆发的淫威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而教谕的“借书”之举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才女那份未送出的私札,是机遇还是新的麻烦?

    各方势力已悄然将目光聚焦于此,看似破局在望,实则步步杀机!

    他这只挣扎于蛛网中的小虫,

    能否在风暴彻底降临前,找到那一线挣脱的生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