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要在三年内灭了魏楚两国。政治上,需要尽快选拔批新的能臣干吏,以备后面所需。同时积极发展农业,大胆启用秦墨弟子为工师,投身于改革工器……涉及各行各业,无比详尽。
公孙劫走后,就由左丞相隗状和御史中丞冯去疾负责统筹全局。目前来看,最早完成的反而是军事成就。
也是这一三计划,让冯去疾对公孙劫是心服口服。他论年龄,甚至能当公孙劫的父亲。可论大局观,他远远不及。就如公孙劫提出的选拔能臣干吏,让秦国又解决了些麻烦。
因为秦国太缺干吏了!
攻灭楚国后,秦国不断置郡县。乡吏还能任命楚人,可郡县长吏还是得先由秦人任命。
问题是,人呢?
一个郡有十个县,往少里算,起码得要百二十人。秦国目前已置四郡,也就代表着需要足足五百人,可秦国也就这么多郎官……
靠着公孙劫的一三计划,冯毋择是提前挑选良家子出任郎官。还自学室中抽调部分优秀的弟子,用以接替。
秦国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虽然被山东六国视作蛮夷,可在教育方面从未落下过。学室就属于是秦国的官学,由法吏出任先生,弟子则是从良家子中挑选。
……
“入殿!”
公孙劫抬手示意。
自右侧率先进门。
群臣各自入座。
秦王政很快也乘帝辇抵达。
“吾等拜见大王!”
“大王万年,大秦万年!”
“诸卿,坐。”
秦王政淡然坐下。
目光环视群臣。
最后则是落在公孙劫身上。
“丞相这几日休息的如何?”
“蒙上关心,已无大碍。”
“那就好。”
秦王政颔首点头。
公孙劫回至咸阳后,便再次患病。倒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肠胃旧疾。在邯郸时为处理政务,就常忘记三餐。加上此次奔走三千多里,横跨大江南北,公孙劫的胃疾也就复发了。
这也都是老毛病了。
公孙劫都没往心里去。
反倒是秦王政推迟了廷议。
他顺手取出卷帛书,淡淡道:“王老将军昨日送来军书。秦国高歌猛进,
第224章 秦国一三计划,廷议-->>(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