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江感言及上架预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到拉康,期间也看了一些弗洛伊德的书,最近报了个日常精神病的研讨班,不过也才上到第二节课。

    把精神分析融入小说里的想法,是我两个月前看《黎明医生》的时候诞生的,我觉得既然医学可以写,那我把精神分析写进去应该可以被读者接受。

    我自己的专业是商业管理,目前还在上大学,写到现在完全没有用到专业知识的机会(悲)。

    然后我是一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上一本书用的是中哲和物理学天文学,这一本书就完全是西哲加宗教,下一本书或许我还能整出些别的活。

    -----------------

    然后是宗教问题,宗教知识方面我是个半吊子,但我也不是走纯宗教路子的。

    本书宗教理念核心可以归纳为三本书《历史哲学论纲》《恐惧与战栗》《木偶与侏儒:基督教的倒错核心》。

    这三本全都不是正经的神学作品,两本左翼加神学,一本算是神学但作者本人是存在主义的先驱。

    其它就不再多说了,毕竟故事才开始没多久,我会尽量将这些东西通过故事呈现出来。

    -----------------

    然后是小说和现实中精神分析的区别。

    这个比较重要,因为小说里的情况和现实中的精神分析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由于剧情需要、时代背景和人物立场。

    如果读者完全以我的作品来评价现实中的精神分析,会造成许多误解,因此在这里进行说明。

    其一,书里做分析都比较快,可能几段话就结束了,但现实中的精神分析一般都是长程,经常长达好几年。

    因为艺术化的需要,大部分情况下我会把精神分析的时间压缩,但保留比较精华的一部分,并且后面会写几段长程的。

    其二,现实中的精神分析不会像主角这样提供一个“缝合点”——例如信仰、忠诚等,这种做法其实类似现代心理学,属于下乘和离经叛道的。

    一般来说,一段精神分析的结束会以“承担欲望的责任”或者“穿越基本幻想”或者“与症状达成一致”为终结,并且要

三江感言及上架预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