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只是一个技术细节,而是关乎“标准先行”战略能否落地的基石。
“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及时,一针见血。”陈朝阳当即表态,语气坚决,
“没有精准的计量,就没有可靠的标准,更没有高质量的产品。
这件事必须作为推行‘汉标’的优先配套工程来抓!”
他略一思忖,便给出了清晰的指示:
“在《汉东工业化构想》的补充细则中,要明确写入:
‘立即着手筹建汉东省计量检定中心,并在主要工业城市设立地区计量站,
负责全省范围内长度、力学、热工等常用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校准和量值传递工作。
所需人员和设备,由工业厅会同人事局、财政厅尽快提出方案。’”
他看向那位副处长和工业厅的主要领导:
“你们技术标准处要牵头,研究一个分阶段、分区域覆盖的计量网络建设计划。
可以先从重点厂矿和‘种子工厂’开始,强制要求其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检定合格。
我们要让‘精准’的意识,像执行军令一样,渗透到每一个生产环节!”
这个果断的决策,让在场许多懂行的干部暗暗点头,深感陈朝阳不仅思路宏大,对关键的技术支撑环节也同样敏锐和务实。
这边计量的问题刚有定论,那边,农工部部长赵启年又开口了,这次他的语气带上了一丝忧虑:
“朝阳书记,听了您的工农循环构想,我们农业系统的同志都很振奋。但是,”
他话锋一转,“我们担心,在目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工业化建设一旦全面铺开,会不会像一块巨大的海绵,把资金、原材料、甚至是领导的大部分精力都吸引过去?
我们农业迫切需要的化肥厂、农药厂、农机具改良,会不会反而被挤占、被推迟?”
他拿出了一份数据:“就拿化肥来说,我们现在主要靠国家调拨,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省里规划的小化肥厂项
第533章表决通过-->>(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