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尖竟控制不住地泛起一丝酸涩:“太后娘娘谬赞,臣妾不敢居功。只求能以此微末之技,为陛下分忧,为太后尽孝,为天下苍生略尽心力。”
太后凝视着她,目光深邃,带着历经世事的洞察:“皇帝近日为朝政夙夜忧叹,哀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性子刚毅,许多话宁愿闷在心里,许多压力也习惯了一肩扛之。”
她话锋微转,语气变得意味深长:“但哀家看得出,你在此处,他虽不言,心境却比在宫中时松快些许。你与他那些书信往来,虽于礼制略有不合,却也……算是难得。”
宁婕脸颊微热,没想到太后连此事都已知晓,且态度如此……宽容。
太后看着她微赧的神色,语气缓和,却也更添了几分郑重:“你是个实心做事的好孩子,与这宫里许多只知道争宠弄权的人,大不相同。”
“皇帝身边……确实需要有个能让他暂且放下重担,说几句体己话,甚至能给他带来些不同想法的人。”
她站起身,走到宁婕面前,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声音压低,却字字清晰入耳:“安心做好你当下之事。待你回宫之日,哀家自有道理。只是,皇帝肩上的江山社稷太重,你……需得明白,莫要辜负了他这份难得的倚重和信任。”
这番话,几乎是明确表达了太后彻底的认可和支持,甚至是在为她和皇帝的未来关系铺路。
太后从一个曾经的审视者,制约者,彻底转变为了她坚实的后盾和情感上的推动者。
太后凤驾离去后,宁婕独自在原地站立了许久,心潮起伏难平。
太后的认可,如同一道光芒万丈的护身符,让她未来的道路似乎瞬间宽阔平坦了许多。
然而,那句“莫要辜负”的殷殷嘱托,也像一份沉甸甸的期许,压在了她的心头,让她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也更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将要面对的责任和抉择。
【系统提示:皇帝君泽好感度 +5。当前好感度 73/100。】
这悄然增长的好感度,似乎不再仅仅源于她的利用价值和新奇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