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张籍与白居易、元稹的交往,从来不是文人间虚浮的应酬,而是以乐府诗为纽带、以民生关怀为底色的同道之谊。三人同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核心推动者,都主张“诗言志、为民声”,这份对诗歌理想的共识,让他们从文字知己,成了彼此人生里的“诗友脊梁”。
张籍与白居易:从“诗坛互赏”到“洛阳忘年”
白居易比张籍小4岁,却更早以《秦中吟》崭露头角,但他对张籍的乐府诗,始终带着“晚辈对前辈的推崇”。早在长安时期,白居易就读过张籍的《野老歌》《征妇怨》,读完直言“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这话不是客套,是他在《与元九书》里特意写的,等于公开把张籍抬到了“中唐乐府第一梯队”的位置。
张籍也懂白居易的“诗心”。白居易写《卖炭翁》揭露宫市之苦,张籍就写《贾客乐》批判商人盘剥;白居易用“老嫗能解”的通俗语言写诗,张籍也坚持“不雕饰、说真话”,两人就像“诗坛双子星”,你写一段百姓苦,我续一篇人间难,彼此呼应。
后来两人都退居洛阳,交往更密。白居易在自家“履道里宅”设酒局,必请张籍;张籍住的茅屋离得不远,常拄着拐杖就去了。有回白居易病了,张籍特意写《赠白居易》,诗里没说虚话,写“病来容貌减,老去友朋疏。唯有张居士,见予还下车”,把晚年相惜的情谊写得朴素又暖。白居易读了当即回诗《答张籍因
第九十七章 张籍与白居易、元稹 共赴中唐之约-->>(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