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喊也不吱声,这会儿见人醒了,才站起身重重叹了口气,双手背后。
哑着声音道了句:“人这寿命啊,是有定数的。这次老四能不能挺过来,也是他的命数,你我活到这岁数,生死都该看淡些才好。”
说完,人便出了屋。
燕老太君躺在榻上,听到这一句,眼珠子转了转。
她和老伴儿或许是年轻时候习过武的原因,都是长寿之人。
活得久了,见的生离死别也多了。
其实确实早该明白,人啊,都有化为黄土那一刻。
但,作为母亲,哪个能忍心看到孩子走在自己前面啊。
这时,嬷嬷端来汤药。
“老太君,老奴扶您起来,把这药喝了。”
老太君摆手:“拿走吧。”
这是不想喝?
旁边的周氏见状,从嬷嬷手中拿过药碗,想亲自伺候。
也被老太君拒绝了。
接下来几个儿媳轮番劝,老太君依旧是半合着眼,就是不肯喝药。
此时四房的院子里,宫里来的太医,正在全力诊治燕四爷。
来了三位,一个个摇头从里屋出来。
消息传到燕老太君的屋子内,燕老太君更是喝不进去药了。
人老了,有些迷信。
她总觉得是自己和老伴抢了儿女的寿命,才活到了“老妖精”的年纪。
先是二十几年前抢了大女儿的,现在轮到四儿子了。
只要她没了,四儿子应该就能好了。
宋今瑶一行人来的时候,燕老太君的屋内,几个舅母正一个个愁容满面。
怎么劝也劝不动,人老了的时候,有时候就像个发了倔脾气的小孩子,倔得很。
还竟会钻牛角尖。
燕家几个儿媳妇,不管是跟老太君亲近还是不亲近的,都是盼着老太君能多活一日是一日的。
燕府的如今地位,可以说有一半是燕老太君的功劳。
很多年前,燕老太君对当今老皇帝有过救命之恩,要不然,燕国公府这地位,怕是再靠两三辈人打拼,也挣不来。
燕老太君活着,老皇帝才不会动燕府。
只是,不知道燕老太君知道不知道,当年宋府的劫难,是老皇帝生母肖太后的手笔,若是知道,怕是会后悔救过老皇帝吧。
周氏在心中唏嘘了一会,就瞥见宋今瑶走了进来。
眼睛一亮,端着药碗,迎了过去。
“穗穗?你来了啊,快,你劝劝你外祖母吧,这碗药就交给你了。”
说着,大舅母给宋今瑶使了个眼色,又把药碗塞到了她手里。
老太君最疼的人,非宋今瑶莫属,周氏相信宋今瑶一定有办法让老太君喝下药。
别人家或许大多都是重男轻女,燕家不一样,燕家几代不曾出个女娃。
之前一家人最宠的是宋今瑶的母亲,宋今瑶母亲早早去世后,被全家捧在手心里宠的就是宋今瑶了。
以前宋今瑶窝在太和县,想宠,宠不到,现在人就在眼前,相信宋今瑶一定能有办法让燕老太君软化。
屋内人太多,不利于老太君修养,几个舅母跟宋今瑶简单打了声招呼后,就相继离开,去了四房的院子。
陆渊几人,只有沈清墨留了下来,其余人也跟着一起走了。
“外祖母,清墨怀孕了,您这样糟践身体,不喝药,难道是不想看到这孩子出生吗?”
沈清墨有孕还未超过三个月,她本想着等清墨这胎坐稳了,再告诉外祖母的,今日倒是拿这个说出来,哄一哄老太太了。
果然,听了这个消息,燕老太君精神头立马上来了。
目光落在沈清墨还未显怀的肚子上,尽显慈爱。
人老了,就喜欢看小辈添丁进口。
又喊嬷嬷:“去妆奁把那套红宝石发簪取来,给我的好增外孙媳妇。”
第259章 现在看来,还是个憨的-->>(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