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连成本价都卖不上。
李掌柜是出于商人的角度,帮宋今瑶分析。
更何况,他这一间粮铺,也吃不下那么多粮食啊。
京城经营米粮的铺子,又不止他们这一家。
李掌柜原是燕家的忠仆,之前宋今瑶刚回京那会,被派来帮宋今瑶打理其他铺面,后期开了粮铺后,被沈清墨调来了粮铺做掌柜。
民以食为天,不管粮铺营收如何,都是各家看重的产业。
能把李掌柜安排在这里,是出于信任。
当然,李掌柜也不负信任,粮铺开起来后,半点没让沈清墨和宋今瑶操心。
所以,宋今瑶才敢把接下来的任务交给李掌柜。
据她所知,李掌柜祖上原是走镖的。
后期因为走镖一次失误,遇到山匪截了那趟镖,李家倾家荡产赔款,落难,是燕家出手救下了李掌柜。
这也是,让宋今瑶觉得,李掌柜最适合办这趟差事的原因,走镖出身,自然了解各地路线和民生。
也能懂,怎么运送货物,才能安全。
“不怕,你就按照我说的开始屯粮即可,现在的粮仓不够用,就在城郊多建几个粮仓。”
“还有,在京城到边关,这一路所要经过的州郡都要开一间粮铺,建几间粮仓,把囤来的粮食,分散到各州郡,此事我会派人协助你去做。”
“你......可能做到?”
宋今瑶神色认真肃穆。
掌柜隐隐嗅到了这其中,东家屯粮或许是有别的目的。
便也不再多问,爽快应下:“放心,这事交给小的,准不会出问题。”
“嗯,那就好,我听说你有个儿子也在铺子里做伙计,你出去办事,可以先培养下你那儿子,在你不在的时候,接管这间铺子。”
“谢东家提携。”
“应该的,此事办妥,你的工钱翻倍。”
交代完事情后,宋今瑶离开。
此时还未到晌午,今日她派人去喊老三回府一同用膳,想着,坐上马车后,便吩咐车夫快些回府。
今日其他几个孩子,她也将其留在了府上,打算等老三回来后,一同用过午膳后,大家坐在一起商议一下,承爵的事。
如今宋家翻案了,爵位也回来了。
老三入族谱的事也要提上日程了。
马车上。
“夫人,您为何让李掌柜囤那么多粮食啊?这万一都打了水漂,岂不是......”杜嬷嬷没忍住,问了出来。
她这人节俭惯了,岁数大的人都比较居安思危,如今宋府虽说不缺银两过日,但要养活这么大的一府,耗费的银子可不少。
有风险的事,她打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以前在太和县的时候,夫人刚嫁入陆家的那会儿,也过过几年苦日子。
那时候宋家刚被驱逐出京,身上所带银两并不多,之前藏起来的老底怕被上面发现,又不敢运过去用。
彼时燕家也没有现在这般实力,最早几年是不能,也是没力量接济他们。
那段苦日子,杜嬷嬷想起来就心酸。
三少爷那时候能被陆修远调包偷换,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那时候苦,养不起太多丫鬟仆从,才让陆修远钻了空子。
杜嬷嬷想法是,有银子就该多存下些,她可不想让夫人再经历一次以往的日子了。
“嬷嬷放心,这事我
第256章 也不怕马蹄子给她踩死?-->>(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