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上的东西好!
见到了那老太太,69岁,面色红润,满头银丝,但是精神旺盛,倒没有太多的暮气。
“诶呦,多好看的小伙子啊!你找老婆子我是有什么事吗?”老太太主动询问,听声音身体就挺健康的。
她是不信什么堂姐的孙子来寻亲这回事的。
自己虽然老了,但没糊涂,自己有几个堂姐自己还不知道吗?
自己现在唯一还在世的亲人,就是隔壁村那个表外甥了。只不过关系不近,人家不怎么来的,自己也不往过凑。
快七十了,也活的够本了。哪天死哪天算吧。
陈修闲见这老太太很明白,一点不糊涂,也不用那虚言哄骗,而是明人不说暗话。
“老太太,打扰了。我找您,是想借您家里一件物件一用,当然了我不白用。我会安排您接下来的养老,您要是去世了,也找人给你发丧。”
老太太闻言,脸上笑得褶子都深了,露出一颗没掉的牙齿,“老婆子我家里连二两银子都拿不出来,还有什么是你能用得上的?”
“就是这个。”陈修闲伸手一指。
老太太顺手指看去,“痒痒挠?”
那是一根竹子做的痒痒挠。
陈修闲连忙摇头,“不是不是!是这个炕席啊!”
盘火炕是一门手艺,盘的好非常好烧,省柴、顺畅、温度保持时间长。这些陈修闲也不太懂。
他主要关注的是炕席。
火炕表面会铺一层细黄土隔温,然后铺上席子——总不能直接躺在土上吧?
就跟床上要有床垫一样。
有些人家还会在黄土层和炕席之间,再垫一层稻皮子(稻糠),这样会软很多,躺着舒服。
老太太家的炕席不一般,虽然就是正常的高粱杆的皮子扒下来编制的炕席,但是这炕席看着都已经盘的爆浆了,一种棕黄色,晶莹剔透的,十分温润。
这炕席已经是传了好几代了,但没有一点损坏。
而屋子里之所以能够烧一点火就能暖和一整晚,关键就在这炕席上。
陈修闲需要这炕席,不过不需要太多,一点点就够了。
他需要这东西“照明”。
……
他问老太太:“您在这三岔河口住了这么多年,唐朝大将军的分水剑的故事,应该是听说过吧?”
老太太呲牙一笑:“听说过,听说过,我不光听说过,我还见过哩!”
这下轮到陈修闲惊讶了:“您见过?”
“是啊!那得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有一天夜里,那河面上寒光闪烁的,就有人想起了分水剑的故事。村子里的渔夫就试着下了一网,你别说,还真捞出东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