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的性子,我又听二姐说,你们运输队的员工福利一年比一年好,之前还承诺给出事故的司机子女免费供养到十八岁,跟着这样的领导不会太差。”
若真是扩张成功了,说不定以后这运输队直接美美转身成为物流公司,然后二姐夫一家成为物流公司的原始股东。
最后宋沛年还加了一句,“我听说你们领导还是首都过来的,之前来我们这里坐的还是军用吉普车。”
这个年代坐吉普车,可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
宋二姐夫听完宋沛年的话一瞬间便拨开云雾见青天,“对!我以前就觉得入股这事儿行,但是我不知道为啥行,现在三弟你给我一说我就明朗了。”
回去他就用这话劝他老婆还有他爸妈。
说到底,不就是跟着这样的领导有前途嘛。
宋沛年一直逮着领导说事也是这个意思,毕竟物流的前景谁都看得出未来是一片光明,但是在一个有决策力有魄力有背景的领导带领下却更容易成功。
若是这事儿由一个草包搭台子,不说唱一出戏了,说不定台子都得给你唱塌了。
宋二姐夫是家里的独苗苗,爸妈虽是城里的工人,但都是普通职工,懂得不多,宋二姐又和他的水平差不多。
现在他和宋沛年聊了聊这种关于事业上的抉择,莫名就感觉二人亲近了不少,之前心里一点点偏见都消失不见了。
怪不得老丈人家里能容忍一个吃白饭的不干活的呢,这哪是不干活啊,这纯粹就是一家子的定海神针!
手中的方向盘一打,宋二姐夫直接将车开到了他家的巷子口,“忙活一天都累了吧,先来我家吃碗面才回去。”
宋大哥和宋沛年也没有拒绝,跟着宋二姐夫回到了他家。
不像之前,只收到了小两口还有两个小外甥的热情招待,这次就连两个一向对宋家冷淡的亲家也同样热情无比。
究其原因还是最近宋家出海收获颇丰,宋家隔三差五就会往宋二姐家里送些海货来。
宋二姐见公公婆婆对自家大哥和三弟热情,面上不显,心里还是有些得意。
以前钱票特殊时代,这老两口还觉得她时不时往娘家送点东西就是帮着娘家吸婆家的血,可自己好好被爹娘养大,娘家那时候困难,自己有能力帮扶一把怎么了?
还有三弟本就是她家最体弱的那一个,又没吃过啥苦,他来城里自己多做点儿好吃的给他吃又怎么了?
她又不是没有分寸,是那种自家都在吃糠咽菜还往娘家送肉的人,她是自己生活的很好,有余力才去帮衬娘家的人。
还有人与人来往本就是有来有往,她记得娘家的好,娘家对她也好,每次有啥好东西就往她这里送,谁家出嫁的闺女有她这么幸福?
哼,若不是她,这老两口能吃到这么新鲜的海货吗?
想到这,宋二姐又往宋沛年和宋大哥的面碗里多舀了几勺她秘制的肉酱。
宋沛年接过那碗冒尖的肉酱面条,龇着牙道谢,“谢谢二姐。”
宋二姐还像小时候一样,摸了摸宋沛年的头,“多吃点,不够我又给你煮。”
说着还将一个小碟子放在放在宋沛年面前,“你不喜欢吃埋在面里的煎蛋,我给你装在小盘子里了。”
“好。”
宋沛年将面搅了搅就开吃,吃完之后就将宋二姐给拉了出来,还将刚刚给宋二姐夫说的话又对她重复且分析了一遍。
最后还道,“还有运输队扩张,也是扩张在车上面,就算以后不成,至少还有车在,若是你和姐夫钱不够,我可以给你们支援一点。”
那金砖终于有用处了,分一点点给一直对他好的宋二姐也不算埋没了那金砖。
宋二姐眼中的笑意加深,“好久不见你小子,没想到竟然成长了不少,不过你姐不用你操心,我和你姐夫那存的有钱。”
家里算上她,可是有四个职工,个个捧的都是铁饭碗。
宋沛年也不执着给人塞钱,笑着点头,只说有需要就找他。
第683章 八十年代福星16-->>(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