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9章:江湖暗涌,提前预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练什么拳脚?”

    话虽调侃,她却顺手拿起桌上的舆情简录翻了翻,忽然咦了一声:“等等,这句‘米价稳了,人心就乱了’,我在南市一家武馆门口也听过!当时还以为是哪个傻徒弟背错口诀。”

    萧景珩眼神一凛:“什么时候?”

    “前天下午。”阿箬回忆道,“那小子穿一身灰布短打,站在台阶上嚷嚷,说世子爷表面为民,实则夺权,搞得‘武林不成武林,江湖不像江湖’。我当时还觉得这台词太烂,像临时写的。”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开口:

    “串通好的。”

    “套路化输出。”

    萧景珩当即拍板:“调近半月各地驿站递来的闲谈记录,我要看这些话是从哪儿最先冒出来的。”

    阿箬也不含糊,撸起袖子就开始分拣文书。一个时辰后,线索浮出水面——这类言论最早出现在朔州与云阳交界的三个小镇,随后如复制粘贴般扩散至七州。更诡异的是,每次出现,都伴随着某位“路过侠士”的慷慨陈词,说完就走,不留痕迹。

    “典型的水军打法。”阿箬啧了一声,“发帖、删帖、换马甲,一条龙服务。”

    “所以问题不在百姓,而在幕后操盘的人。”萧景珩提笔在地图上圈了几处,“三大镖局集散地,七州交界武馆群,还有漕运沿线的练功场——全是消息中转站。我敢打赌,他们已经在秘密串联,准备搞个‘武林大会’之类的名堂。”

    亲卫咽了口唾沫:“要不要先下手为强?派兵围了这些地方?”

    “你疯啦?”阿箬瞪眼,“江湖人最讲究面子和规矩,你一纸公文带兵上门,等于扇人家耳光。到时候不用别人煽动,他们自己就得抱团跟你干。”

    萧景珩点头:“她说得对。我们现在没证据,也没抓现行,贸然动手就是授人以柄。但也不能坐视不管。”

    他眯起眼,嘴角忽地一扬:“既然他们讲‘江湖道义’,那咱们就按江湖规矩来——不兴兵,只‘走礼’。”

    “啊?”亲卫没听懂。

    阿箬却秒懂,咧嘴一笑:“懂了!送节礼!打着‘共护一方安宁’的旗号,给几个中立大派送上绸缎、药材、腊肉,外加一封亲笔信:‘近日风声紧,望诸君明辨是非,勿为宵小所趁。’”

    “聪明。”萧景珩竖起大拇指,“既显得咱们大气,又暗戳戳提醒他们:我盯着呢。”

    “而且。”阿箬眼珠一转,“光拉拢不够,还得分化。您不是说户部在拟《江湖行商免税试行条》吗?不如现在就放风出去——就说只要守法经营、不惹事的门派,未来都能享受税收优惠。”

    萧景珩抚掌:“妙!利字当头,多少热血汉

第179章:江湖暗涌,提前预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