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坐户部大堂,嗑瓜子喊号:‘张主事,您的折子还没交哦~’”
“省省吧。”萧景珩笑骂,“你去南市转一圈,看看新政落地没。”
阿箬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保证比狗鼻子还灵!”
她这一去就是大半天。
傍晚时分才晃回来,脸上红扑扑的,眼里闪着光,进门就嚷:“成了!真的成了!”
萧景珩正伏案写东西,头都没抬,“什么成了?”
“全成了!”她一把推开窗,指着外头坊巷,“你知道现在南市啥样吗?以前那个破粥棚,天天被人霸着收‘入场费’,卖俩馒头都要孝敬管事一碗米汤。现在呢?官府接管了,每天辰时开锅,老弱病残优先,排队都不用塞钱!”
萧景珩笔尖顿了顿。
“还有税吏!”阿箬越说越来劲,“以前那些人跟土匪似的,看见挑担的就拦,三文钱硬要收五文。现在不行了,墙上贴了明码标价,谁乱收,百姓直接去巡检司告状!刚才我亲眼见一个税差多要两文,立马被拉下去打板子!”
她喘了口气,忽然压低声音:“最神的是,有个老婆婆跟我说,这月米价稳得很,家里娃总算吃饱饭了。她还不知道是你搞的,问我‘是不是新*皇*帝登基了’?”
萧景珩这才抬头,嘴角微扬,“那你怎么说的?”
“我说——”阿箬咧嘴一笑,“是咱们京城出了个‘萧青天’,专治各种不服!”
萧景珩失笑,摇头,“一纸政令易出,万民心安难求。这才几天,顶多算开了个头。”
“可老百姓已经信了!”阿箬认真起来,“我在巷子里听见有人说,‘世子爷斗赢了王爷,还能想着咱小民,不容易’。还有人在家里偷偷立了长生牌位,供着‘南陵萧公’四个字呢!”
萧景珩怔了一下,随即苦笑,“这要是让御史台知道了,非参我一本不可——‘妄受民祀,图谋不轨’。”
“您管他呢!”阿箬一挥手,“清流爱弹劾就让他们弹去呗,只要百姓吃得上饭,睡得安稳,谁在乎他们咬文嚼字?”
屋里安静了一瞬。
萧景珩慢慢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坊间炊烟袅袅,孩童追闹,妇人唤归,一派寻常烟火气。
他望着那片升腾的暮色,声音很轻,却很稳:“但这一步,我们走对了。”
阿箬站在他身后,没再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片刻后,她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对了,这是我在南市一家茶馆听见的,几个脚夫在念顺口溜,我赶紧记下来了。”
萧景珩接过一看,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世子出手不一般,
贪官抖得像筛糠。
米价稳来税
第178章:改革推进,成效初显-->>(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