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51章旧墨新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画室的檀木桌是陈迹早年从苏州收来的老物件,桌面的纹理里还嵌着经年累月的墨痕,有的淡得像云雾,有的深得能看出当年落笔的力道。联展的邀请函就放在桌子正中央,米白色的信封上,“敦煌-苏州书画联展”几个烫金大字在暖黄的台灯下泛着微光,像撒了把细碎的金箔。周苓夜里总忍不住从卧室起身,赤着脚踩在铺着羊毛地毯的地板上,走到画架前坐下——地毯是浅灰色的,踩上去软得像踩在云絮里,却挡不住她心里的轻颤。

    画架上绷着的是熟宣,纸边用竹夹固定着,还带着新纸特有的细微毛糙。周苓试着挤了点陈迹常用的赭石矿物颜料在瓷碟里,颜料是块状的,需要用温水化开,指尖触到颜料时,能感觉到颗粒感,像握着细小的沙砾。她用骨瓷调墨刀慢慢碾着,颜料在碟子里化开,变成厚重的赭色,涂在画纸上时,墨色沉得像压了层老时光的重量,把画纸的纤维都浸得发暗。她盯着那片赭色看了半晌,心口像被什么堵着,连呼吸都觉得滞涩——这是陈迹的颜色,是他画敦煌壁画时最爱的底色,浓得化不开,却不是她想要的。

    她起身走到书柜前,最底层的抽屉里藏着她早年用惯的植物染料。抽屉拉开时,带着点旧木头的香气,里面整齐地摆着几个玻璃小瓶:靛蓝是用板蓝根叶子熬的,瓶身还贴着泛黄的标签,写着“庚子年秋”;赭石是她自己在苏州西山采的红土,晒干后磨成粉,装在粗陶小罐里;还有少量的藤黄,是去年托人从云南带来的,颜色鲜得像刚摘的迎春花。她倒了点靛蓝在瓷碗里,加了点温水,用细木棒轻轻搅动,蓝色在水中慢慢晕开,像把秋日的天空揉碎了撒进去,没有矿物颜料的厚重,却带着草木的呼吸感。看着那片淡蓝,周苓的心口忽然舒展了,像被风吹散了乌云。

    陈迹察觉她这几日的忙碌,却从不多问。他依旧每天清晨去画室隔壁的书房看书,傍晚去院子里浇花,只是每晚周苓从画室回到卧室时,床头总放着一杯温好的牛奶。牛奶是用粗陶杯装的,杯壁上印着小小的青花缠枝纹,温度刚好能焐热手心——不会太烫,也不会凉得快。杯沿总贴着一张浅米色的便签,是陈迹用钢笔写的,字迹清隽,带着点行书的飘逸:有时是“颜料别沾到袖口,昨天那件素色衬衫还没洗”,有时

第 51章旧墨新色-->>(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